书城亲子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10943700000034

第34章 “不合群”没有朋友,不喜欢去学校

教子箴言

别的孩子在一起玩得高高兴兴,而你的孩子却总是形单影只,没有小伙伴,显得特别不合群。不要着急,只要稍加尝试,孩子的不合群是可以改变的。让孩子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再加强自身的凝聚力,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去,得到大家的帮助,一起去面对挫折。

洛洛刚上学的时候不是很合群,总喜欢独来独往。妈妈问他有没有好朋友,他一个名字也说不出来。妈妈很着急,没朋友的小孩肯定不合群,也不会喜欢学校。果然,洛洛总是撅着小嘴不肯去读书。

妈妈每天去学校接洛洛时,看到孩子们一般都要玩一会儿再离开。于是妈妈仔细观察了一下,开始主动和洛洛班上小朋友的家长搭腔,也主动和小朋友搭腔,逗他们玩,缩短洛洛的心理距离。

一周后,妈妈通过暗中观察,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很大方、讲道理的小朋友。于是妈妈同那位家长商量好,每天让他和洛洛同路,在路上妈妈让他们手拉手,跟他们谈学校的事。小孩是喜欢小孩的,很快,洛洛就叽叽喳喳和他的小伙伴谈开了。这样一段时间后,洛洛和那位小朋友就成了好玩伴。

慢慢的,在那位小朋友的带动下,周周的小伙伴从一个发展为两个三个。最后洛洛融入了集体中,每天都说学校好,妈妈开心极了。

延伸阅读让孩子大胆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有些孩子在家很活泼,看上去自信、大胆,与家长有说、有笑。可出了家门,就显得孤僻、胆小。他们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不参加同伴间的游戏,往往喜欢独自待在家里玩,对同伴间的游戏不感兴趣。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生性如此,就不予以重视。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是渴望交流的,只是因为他们年纪小,还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遇到一点挫折又没有得到及时缓解就容易封闭自己。这样一来,孩子惧怕和别人交流,更加不合群。

孤僻不合群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利:在团体生活中感受不到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持,因而往往较多紧张、沮丧和受伤害感;缺乏从同伴中获得广泛的信息和资源,因而知识面较窄,难以跟上同龄人的更新节奏。所以,家长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矫正。针对导致幼儿孤僻、不合群的一些原因,帮助孩子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中去。有了集体的帮助,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就不那么可怕了。

不合群的孩子通常适应能力差,家长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循序渐进,找到合适的契机,“家”是孩子最熟悉和放松的地方,可以从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为起点。小朋友来了,鼓励孩子热情接待,邀请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看图书,共同游戏,有糖果要分给小朋友吃。如果发现孩子们不太安静,搞得家中很乱,也不要发脾气,而应迂回地指示或与他们商量,如“孩子们,咱们的游戏可否先告一段落,大家动手整理一下屋子,喝点水,休息一会再玩好吗?”这样既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又很亲切,不会给孩子兴致勃勃的情绪泼冷水,还教会他们如何遵守规范。另外,家长还可适当地暗示邻家孩子请自己孩子去玩,热络感情。

不要觉得带孩子参加活动麻烦,其实,家长的合群会很好地带动孩子,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是有好处的。家长可以每周都固定好时间带孩子去朋友家去串门,孩子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这就是一种很好地锻炼。大人们有意识地在聊天说话时,让孩子和朋友家的孩子在一起玩,增进感情。家长还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家相约去郊游,在自然界中,孩子都很兴奋,捉小虫、玩泥巴,很容易调动积极性。家长还可以适当的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饭局,让孩子见识各种场面,面对众多的陌生人,孩子就会逐渐克服自己的胆怯,变得开朗起来了。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孩子有了依赖性。这些孩子过分依恋家长,不愿和其他孩子玩耍,到了该上幼儿园、小学的年龄,总是哭闹着不愿去。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的改变孩子的这种依赖状况,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如果孩子一时离不开家长,就将他们寄放到亲戚家,让其适应一下离开家长的生活。

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例如:有的孩子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家长要教育他:“你这样下去,没有一个小朋友会和你一起玩了,老师也不会喜欢你的。”有的孩子个人卫生较差,身上又脏又臭,让小朋友都不喜欢。家长就要帮助他搞好个人卫生,把他打扮得干净利索,使小朋友对他转变看法。有的孩子在一次与同伴交往中受了委屈,玩具被抢走了,甚至还挨了打。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再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对这样的孩子,可以暂时让他独自玩一段时间,然后再帮他选择性情温和,懂得谦让的伙伴一起游戏,使他重新产生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同时还要教育孩子能原谅别人的过错。

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爱好学习、对孩子有好影响的小朋友为伙伴。并且要注意孩子们接触的经常性和稳定性,不要经常变换朋友。有的孩子一阵子与这几个伙伴玩,一阵子又与另几个玩。成天跑来跑去,一下子没有人玩就不舒服。这样过分要求与伙伴交往,会浪费精力,分散注意。而且,不善独处,也就难于安心独立学习与思考,这对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

总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关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社会的人。

教子故事“地狱”与“天堂”

上帝派使者视察地狱和天堂,使者来到地狱,看见地狱里的人手里拿着一只1米长的勺子,勺子里有很可口的食物,可是地狱里的人却饿得面黄肌瘦,不成人样。原因就是勺子太长,饿得发疯的人们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够不着洒到地上,马上就不见了,于是地狱里的人就始终重复舀食物怎么够不着吃,却洒到了地上,让食物消失的悲惨生活。忍不住的人就去抢、骗、偷……导致整个地狱乌烟瘴气,血腥成灾。

使者又到天堂视察,发现天堂的人也是一米长的勺子,也是同样可口的食物,但是天堂的人却个个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天堂的人与人之间,友好和善,非常快乐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如此天壤之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天堂的人不是将勺子喂给自己,而是彼此喂着吃。大家互相帮助,有了大家的团结合作,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吃得饱饱的。

教子故事“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唐代着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

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