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10938300000018

第18章 益友情深

“原文”

康熙初,吴兆骞汉槎谪戌宁古塔。其友顾贞观华峰馆于纳兰太傅家,寄吴《金缕曲》云:“季子平安否?谅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曾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太傅之子成容若见之,泣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我当以身任之。”华峰曰:“人寿几何?公子乃以十载为期耶?”太傅闻之,竟为道地,而汉槎生入玉门关矣。顾生名忠者,咏其事云:“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一说:“华峰之救吴季子也,太傅方宴客,手臣觥,谓曰:‘若饮满,为救汉槎。’华峰素不饮,至是一吸而尽。太傅笑曰:‘余直戏耳!即不饮,余岂遂不救汉槎耶?虽然,何其壮也!’”呜呼!公子能文,良朋爱友,太傅怜才,真一时佳话。余常谓汉槎之《秋笳集》,与陈卧子之《黄门集》,俱能原本七子,而自出精神者。

“译文”

康熙初年,吴兆骞(字汉槎)被贬去戍守宁古塔。他的朋友顾贞观(字华峰)住在纳兰太傅的家中,给吴寄了一首《金缕曲》说:“你现在平安吗?我想你戍守边关一定是苦寒难受。二十年前包胥曾答应过,希望鸟会南飞、马会回头,总有一天会得救。我寄给你的这封信,希望你把它放在衣袖中。词赋从今以后要少写,把灵魂留在心间。回来时再整理你在边关上的文稿,抛开一生虚名。言不尽意,顾贞观拜上。”太傅的儿子成容若看见了,哭着说:“河梁描写生离死别的诗,山阳为死去的朋友所写的传,也不过如此罢了。这样的事十年之中我会亲眼看到。”华峰说:“人的寿命有多长?公子却以十年为期限?”太傅听了,竟为汉槎说情,汉槎才能活着进入玉门关。有个叫顾忠的书生歌咏这件事说:“在朋友中如果没有良师益友,就只能在边塞当一个老兵了。”有一个说法:“华峰欲救吴季子时,太傅宴请宾客,手拿巨大的酒杯说:‘谁愿救汉槎,就请满饮了这杯酒。’华峰平素不饮酒,这时却一饮而尽。太傅笑着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如果你不饮酒难道我就不救汉槎吗?话虽这么说,也足见你的诚心!’”哎!汉槎能写文章,华峰珍爱朋友,而太傅怜惜人才,一时传为佳话。我常说:“汉槎的《秋茄集》与陈卧子的《黄门集》都师宗七子,但精神独到。”

二〇、诗如言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谈,武夫作闹,无名贵气,又何藉乎?其言有小涉风趣,而嚅嚅然若人病危,不能多语者,实由才薄。

“译文”

写诗就像说话,倘若口齿不清,哆哆嗦嗦,说得越多越让人厌烦;倘若口齿清晰,又必须做到说得有意思,听起来让人高兴,这才真正叫好。如果像村妇的絮语,武夫的闹语,没有文雅之气,又有什么内涵可言呢?他们的话可能也有一些趣味,但像病危之人欲言又止,不能畅所欲言,原因是他们的才情实在是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