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市场更加密切地协作。实行环境税,减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税收,增加对损害环境活动的税收;鼓励企业更广泛地参加共同体的“环境管理和审计制度”(EMAS);实行公司环境保护奖励制度;促进生态标签制度的使用,评估其有效性;通过自愿环境协议加强与工商界的合作;在综合性产品政策(IPP)的框架内,鼓励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帮助消费者知情选择,促进绿色消费;取消对环境不利的补助和国家补贴;使财政制度考虑环境保护;建立欧盟的环境责任机制,确保那些损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环境的主体对其行为负责,并尽量预防此类损害。
给普通公民以权力,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欧洲人对保护环境有强烈的责任感。近年来,他们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很多人开始努力改变其个人或家庭行为。计划六要求积极鼓励这种行为,促使环境意识的提高,保证公民能够获得环境信息。
在有关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的决策中纳入环境考虑。计划六建议:就把环境考虑融入土地合作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发表一份通告;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指令”的实施;传播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发展)的最佳做法,鼓励经验交流;在共同体地区政策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在共同农业政策中促进农业环境措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积极合作关系。
第二,在四个重点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众所周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引起全球变暖,欧盟对此非常重视。计划六出台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表:温室气体排放量以1990年为基准,至2008~2012年,减少8%(这是欧盟对《京都议定书》所作的承诺);至2020年,减少20%~40%;最终的目标是减少70%。为此,共同体将采取以下措施:把控制气候变化的目标融入共同体的各项政策之中,特别是能源政策和交通政策;通过改善能源效率的具体措施减少温室气体,促进与工业部门的协议,节省能源;制定欧盟范围的排放交易计划;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评估能源补贴及其与气候变化目标的相容性;使社会为气候变化的影响作好准备。
保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在欧洲,生物栖息地的退化和消失问题非常严重,很多野生物种由于人类的压力而面临灭绝的危险。面对这些严酷的事实,欧盟实行综合污染防治和排污许可证登记制度,并全面执行“Natura 2000”计划,目标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遏止欧盟内部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包括:落实环境法规,特别是在水和空气方面;扩大“塞韦索II指令”(Seveso II Directive)的范围;协调共同体成员国在事故和自然灾害方面的行动;研究保护动植物免受致电离辐射的必要性;保护、保持和恢复风景区;保护和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开发;建立共同体保护土壤的战略;保护和恢复海洋栖息地和海岸,并将其纳入“Natura 2000”网络;加强对转基因生物标签发放、监督和追溯能力的管理;把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融入贸易和发展合作政策之中;设立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收集计划;支持自然保护领域里的研究。
环境与健康。这方面的目标是实现环境质量控制,使人为污染,包括不同形式的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或危害。为此,计划六建议:分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包括对儿童与老人,制定相应的标准;把环境和健康考虑融入其他政策领域,融入对水、空气、废弃物和土壤的标准之中;加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研究;开发新化学物质评估和风险管理系统;取缔或限制使用最具危害性的杀虫剂,确保运用最佳做法;确保水法的实施;确保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制定防治空气污染战略;通过、实施“关于控制噪音的指令”。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废弃物管理。该领域的目标是确保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显著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使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就废弃物而言,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把需要最终处理的废弃物数量减少20%,到2050年减少50%。为此将采取以下行动:制定一项资源可持续管理战略,确定重点,减少消费;对资源使用进行征税;取消鼓励资源过度使用的补贴;把资源效率考虑融入综合性产品政策、生态标签制度、环境评估制度等;制定废弃物循环使用战略;改进现有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在质和量两方面增加对预防工作的投资;把废弃物预防融入综合性产品政策和共同体化学品战略。
第三,在世界范围内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国际层面上,计划六把环境考虑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融入到欧盟的对外关系之中。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六要求考虑到欧盟东扩的前景,与入盟候选国政府就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广泛的对话,与这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界建立密切的合作。计划六还积极鼓励国际环境协议的实施。
五、欧盟环境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1.欧盟环境政策的成效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欧盟的环境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欧盟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也是欧盟在环境事务方面不断探索、日益重视、不断完善的过程。环境政策起初是一些为了协调各成员国环境标准的法令。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环境政策主要体现为对成员国起指导作用的行动计划,再以一些协调法令辅助实施。《单一欧洲法》的生效使得环境政策获得了共同体基础法中的明确地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则转向了全面的、综合的环境政策,把环境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不断演进,现在的欧盟环境政策无论从战略高度,还是从法制体系或实施手段来看,都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环境政策体系之一。1997年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已把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列为目标,确立了环境保护的战略高度。在环境法令上,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欧盟颁布了大量有关环境的法令,确立了环境政策的法律体系。极具欧盟特色的环境行动计划为成员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标准和政策指南;而各种灵活的实施手段使环境政策的执行更有弹性,还降低了政策的实施成本。另外,欧盟鼓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及公众参与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监督、评估,这样有助于提高环境决策和行动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也有助于环境政策的不断完善。
环境政策在欧盟机构中的地位的上升也反映出欧盟对之越来越重视。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上世纪80年代所遇到的挑战是内部市场的完成,而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可持续发展。欧洲理事会在1990年即要求委员会提交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环境行动计划;1999年责成委员会提交一个名正言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年6月在哥德堡峰会上正式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开始每年的春季峰会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这些都表明欧洲理事会对环境问题与环境政策的越来越重视。
第二,改善了欧盟的国际形象,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这是欧盟良好的环境意识及环保战略所带来的国际成果。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这一事关人类整体生存与繁衍的严峻挑战,欧盟深知它的重大责任与使命,正如计划六中所表达的:“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我们(欧盟)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全球环境事务中的作用和责任。”这表明欧盟高度重视全球环境。从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直到联合国各种后续行动,为推进各种国际环保议程,欧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动力。
第三,欧盟的环境观念不断进步。从把环境问题看成是“公害”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环境破坏,再到把环境问题看作可持续发展问题,欧盟的环境观念越来越扩展、越来越深刻。从计划一到计划四,都是就环境问题而制定环境政策。随着计划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环境保护也就融进了可持续发展。计划六则把生活质量提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同时还在欧盟的环境政策中第一次顾及到了国家之间的公平。欧盟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欧洲人改变环境不友好的意愿、态度、生活方式,也引导着世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消费方式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第四,在欧洲及世界一些具体的或者局部的环境问题的治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欧盟环境政策促进了欧盟内部某些方面的环境状况的维持和改善。欧盟国家普遍优美的城市乡村、蓝天碧水、保存完好的自然与文化遗址、完整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良好的环保意识等等,都是令人称羡的环保成果。欧盟工业上的资源效率、节能降耗的效果也较好。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对比中,欧盟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和废气污染程度明显较低。1997年欧盟人均初级能源消费为3.7吨原油单位,日本为4吨,美国为8吨。美国人均每年排放二氧化碳为21.2吨,而欧盟只有9.2吨。环境政策尤其在一些具体环境问题上的实施效果明显,如空气悬浮物含量的下降,臭氧损耗物质的削减,温室气体削减,废物处理等问题。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欧盟国家的环境质量好。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由于欧盟的推动,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解决了一些实际环境问题。如在损耗臭氧层物质的削减、酸雨的防治、越境污染转移的控制、濒危物种的贸易等方面,效果都比较明显。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欧盟的援助可谓雪中之碳。
由上看来,欧盟学者自诩的“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和最先进的环境法令”,“将担当起国际环境合作的领导角色”,要“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公众健康、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树立榜样”,是有根有据的。
2.欧盟环境政策的局限
欧盟环境政策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的同时,更存在严重的局限。
第一,就事论事的方式的局限。
欧盟环境政策的成效局限在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而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这是其就事论事的政策方式的结果。通过对环境政策发展历程的考察,可以看到欧盟环境政策最大的一个缺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始终是被动地应付环境问题。尽管从计划五开始利用市场机制,利用多种更有弹性的手段,然而那只不过在就事论事的政策制定方式未变的情况下改变环境政策的实施手段;虽然现在的可持续发展从表面上看来是在更大的“发展”范围内处理环境问题,但落到实处或者说最终重视的还是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欧盟的环境政策还没有和其他政策形成很好的协调,这实际上也是只注重解决具体环境问题而造成的结果。欧盟幻想几剂猛药就医好环境问题,虽然也有所谓的预防原则,但那是经济活动整体上对环境破坏力度更大情况下的预防,只不过是对人类所造成的地球伤痛的一种安慰。正如欧洲环境署在1998年的第二个评估报告中所说的:“本报告清楚地表明已采取的政策手段还没有从根本上对环境状况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末端治理’型的环境政策手段太多,这种手段在一些领域产生了某些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不足以解决不断增长的基础建设、生产和消费。”
第二,环境政策未能阻止环境的总体恶化。
西欧的整体环境实际上是越来越恶化,全世界的环境状况也是如此。欧盟表面上的蓝天碧水之类的环境是好转了,但是欧盟的整体环境质量在下降。欧洲环境署在1995年第一个环境评估报告“多布日什评估”中公布过欧洲当时的环境质量下降情况。第二个评估报告中又列出了多布日什报告曾提起过的12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报告显示,在1993~1998年中,除在“技术与环境危害”问题上有显著进展外,在酸雨、淡水、城市环境问题上成效不大,而在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损耗、化学品、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海洋和海岸环境、土壤退化等问题上依然严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人工饲养方法引起的疯牛病、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又成为欧洲新的环境难题。所以,欧洲环境并非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般美好。
环境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治理环境问题,那么能否有效地治理环境问题就是检验环境政策成败得失的最重要的标准,欧洲环境署每三年发布的环境评估报告也是坚持这个标准的。应该说,欧盟的环境政策在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未能遏止住环境问题的总体恶化。从中也看出,即使欧盟在里约会议后实施了事实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0多年来也未能使环境问题总体好转。或者说,10多年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没有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