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10936600000017

第17章 多换角度多条路

解决问题,角度至上。找到一个好角度,等于找到了一个准确的突破口,找到了准确的突破口,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给你一根蜡烛、半纸盒图钉、一张说明书,要求你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这根蜡烛安放在垂直的木板墙上,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著名的“邓克尔蜡烛”问题,经常用作智力测验题。现在请你好好思考一下问题的解决方法。答案当然会有很多种。

你可以把说明书折成一个小袋子,然后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再把蜡烛放进袋子里;或者不用折,直接就把说明书的三条边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就像我们的上衣口袋一样,然后把蜡烛放进去,等等。

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如果你能想到的话,说明你的思维还不算封闭,但是也还不够开放,因为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没有想到:首先把图钉盒钉在木板上,然后把蜡烛安放在图钉盒上。

如果是要比赛谁的速度最快的话,这无疑是最快最有创意的方法。但很多人还是受到封闭思维的束缚,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个方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太单一,只把图钉盒看成是装图钉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可以把它用作蜡烛托。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单一角度的模式,尽可能多地把与该对象相关的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这样我们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创意不断。

西方国家有这样一种习俗:男子入室必须脱帽;妇女戴的大檐帽,进入公共场所则可以不摘。

在电影院里常有一些妇女看电影时戴着帽子,这样就会挡住坐在后面的观众的视线,引起了他们的不满,经常有人要求电影院明令通告,禁止妇女戴帽子看电影。一家影院的老板听到观众的呼声后,却说:“这恐怕不能禁止,反而要‘提倡’一番呢!”

这家影院在上演前,在银幕上打出一则文字通告:“本影院为了照顾衰老高龄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请不必摘下。”

通告仅放出一遍,女士们,甚至包括一些五六十岁的妇女,都摘下了帽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位影院老板就是利用女人爱美的天性,达到了制止她们看电影戴帽子的问题。因为影院中的女观众觉得自己若戴帽子,那就等同于“衰老高龄的女观众”了,每一个女人都不能接受这一点,甚至包括那些真正衰老高龄的女人。影院老板巧妙地从“美”的角度切入问题,以一种不禁止反而提倡的方法达到了禁止的目的,这就是角度和思维运用得好的作用。

古代有一个国王身体有残疾,不仅少一只腿还少了一只眼。有一次,这个国王心血来潮,让宫廷画师给自己画像。

第一位画师是个老实人,他规规矩矩地画出了国王的本来面目——又瞎又瘸。国王看后不禁大怒:“这个可恶的画师竟敢把我画得如此丑陋,真是该杀。”于是这个老实本分的画师被杀掉了。

国王仍不甘心,便又找了第二个画师来给他画像,这个画师知道了前边那个同行的悲惨结局,再也不敢照实描绘国王的缺陷了。他在画布上画了一个双眼明亮、两腿矫健的国王,心想这下国王该满意了吧,不曾想国王一见画像大发雷霆,骂道:“你这该死的东西!这难道还是我吗?”结果,第二个画师也没有逃出被杀害的命运。

这下国王的画师们谁都不敢再给国王画像了,没想到有个小画工自告奋勇地说他要给国王画像,这让画师们大吃一惊。小画工画啊画啊,终于把国王的肖像画完成了。国王一见画像,紧绷的脸变得柔和起来,最后他笑了,直夸小画工聪明。

原来,这个机灵的小画工既没有像第一个画师那样把国王的缺陷完全表现在画布上,也没有像第二个画师那样不顾实际妄加涂彩。他画的国王是这样的:侧身骑在马上,残缺的那条腿隐在马鞍的后面,双手举着猎枪,正用一只眼在瞄准,而闭上的另一只眼正是那只瞎眼。这样一安排,画面上则是一个英姿勃发骑马打猎的国王,看不出任何缺陷,可谁也不能说他像第二个画师那样改变了国王的本来面目。那个挑剔的残疾国王这次毫不吝啬地奖励了那个小画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思维过程中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善于学习变换视角的思考方式,不要让旧框框去限制自己的思维,总“钻死胡同”,要尽可能地选择新视角,力争看到事物的新侧面。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如果一直平平庸庸,毫无新意,那么很容易在竞争中失败,而拥有出众的思维和独特的角度,将助你在竞争中旗开得胜!

在巴黎的一条大街上,同时住着三个不错的金匠。可是,因为离得太近,所以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够压倒别人,吸引更多的顾客,金匠们纷纷在门口的招牌上做文章。一天,一个金匠在门前的招牌上写到“巴黎城里最好的金匠”,结果吸引了许多顾客光临。

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另一个金匠也不甘示弱。第二天,他在门口挂出了“全法国最好的金匠”的招牌,档次比第一个金匠高了一级,结果同样招揽了不少顾客。

第三个金匠非常苦恼,前两个金匠挂出的招牌吸引了大部分的顾客。如果自己不想出一个更好的招牌,可能就要成为“生意最差的金匠”了。按照常规思维思考,能超过前面两个金匠的招牌就只能是“全世界最好的金匠”了,但是这么说口气太大了,恐怕会引起顾客的反感,这时第三个金匠换了个角度,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三天,第三个金匠的门前挂出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招牌,上面写着“本街道最好的金匠”。结果吸引了比前两个金匠还要多的顾客。

我们不得不佩服第三个金匠的智慧,他没有按常规的以“大”制胜的角度看问题,反而想到了以“斜制胜的角度。

人生感悟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想要成功就更需要借助于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我们无法从常规角度来解决的问题。即使能够解决,也会因为耽误大量的时间而降低效率,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转换角度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