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10936600000138

第138章 从此,别再瞎奔忙

有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人要在客厅里挂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这样才会好看。”主人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找木块,找来锯。但是,还没有锯两三下,他说:“不行,这锯不快了,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于是,他丢下锯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拿起斧头去校园边的灌木丛寻找小树。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主人家的那把生满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

磨刀石找来后,他又发现,要磨快那把老斧头,得把磨刀石固定好,必须需要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料,为此,他又到郊外去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个现成的。可是,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至于那幅画,主人还是一边钉一个钉子把它挂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交化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好笑,那个人最后什么也没做好,而且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做什么事情。

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去做更前面的事。他们逆流而上,回归到零,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碌,从早到晚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看起来好像都在马不停蹄地奔波,时时刻刻一副很努力、很拼命的样子。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愿望,可结果呢,很多人都搞得身心疲惫,精神上也并不快乐,依然没有满足感。我想,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需要什么。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走完一段,不妨回头看看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干脆停下来,沉思片刻,问一问: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洁些,不至于走得太远,失掉自我。

在一个大学结业典礼上,校长在致辞的结尾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

草原上,三只猎狗追逐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突然,从洞穴里蹿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跳上了一棵树;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尾随而至;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猎狗;于是,兔子顺利逃脱。

故事讲完,台下许多学生便提出了各自的疑问:

“兔子怎么会爬树呢?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呢?”

“这些问题提得都不错,显示了故事的荒诞。”校长说完,沉默了好一阵;等学生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有些失望地说:“可是更重要的,你们却没有问——猎狗当初真正要追捕的是什么?土拨鼠哪儿去了?……”

大家都听说过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它不停地掰,可最后走出玉米地的时候,腋下没有剩下一个玉米。

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不会选择目标。你要善于丢弃目标,丢弃应该丢弃的目标,你就容易成功。最难成功的人,就是盲目追求新目标的人。

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希望她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是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问题上犯了难。她总是拿不定主意,今天想让她学画,明天想让她学艺术体操,后天又想让她学习钢琴,等等,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孩子渐渐长大,什么也学了一点,却样样不能够精通,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

与此相反,她的邻居对待这种问题的思路却不一样。因为邻居的孩子最喜欢跳舞,父母便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创造条件,而不管将来孩子能否成为舞蹈家。因为全家人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个孩子最后果真进入了演艺界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味地苛求最好最完满,最后得到的只能是遗憾。

人一生中精力旺盛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多数人是不考虑时间的,只是一味地盲目追求新的目标,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只要看到新的东西、新的目标就要追求,于是就非常盲目地把自己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终日忙碌,不可谓不辛苦,不可谓不努力,然后到最终却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微,这就是瞎忙乎的可悲。

所有追求上进的朋友,别再盲目地相信“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唯一出路了”,有时候懒人才往往更容易出人头地,因为他们会抽出时间进行正确的思考,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

人生感悟

千万不要再过那种“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的生活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才是你最想要的,也许生活会因此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