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10931400000061

第61章 是刘嘉玲,还是张曼玉?——谁是香港最后的女明星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篇借题发挥,声东击西的文章,真正目的是要引导阁下为传说中三角关系的男主角作出抉择,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粱朝伟”绝对不会在本文中出现第二次,因为题目所示的“两个只能选一个”,并非有关爱情的抉择,而是从一个香港人的眼睛看出去,这地方的“浮华”确实已走到了某种尽头,在朝代尚未完全改换之前,我们自然会对谁在红地毡上留守到最后一刻感到好奇。“刘嘉玲,还是张曼玉”,也许问的就是谁会替香港式的华丽文化压卷,而唯有能够拥有此魅力者,才是香港的最“后”女星,更是后中之后。

读了上面的一段,读者可能已有数不尽的反问:为何说香港的华丽已经到了倒数的阶段?答案既是不知从何说起,也可以一言蔽之:此地懂得豪华的人已买少见少。虽说华丽毕竟也可以是堆砌出来的——像荷里活。只是“堆砌”也是一种学问,荷里活永远走在我们的前面,乃因他们深明掌握知识之必要,又懂得把它炫耀出来。而一向不会主动追求知识的“东方荷里活”,却只会模仿、复制别人的排场。例子:奥斯卡有星光大道,台湾金马奖也有星光大道,最后才轮到香港影艺界喜滋滋地“执三滩”(广东话把副选的角色叫“执二滩”)。

读者第二个不明白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最后的香港女星只有张曼玉跟刘嘉玲人选?”香港的女明星,不是还有好些签名式吗?

问题是女明星们在港产片中所担纲的角色,大多是时下香港女性的典型写照:追求稚童式的“可爱”(cutie),欠缺自信(所以经常失声惊叫、语焉不详、超神经质),以致她们的个人形象也一面倒地傻大姐多于华丽、优雅、美艳,或像永恒的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般骨格清奇。这情况的普遍性跟目下的荷里活明显有相似之处:卡梅隆·迪亚兹(Cameron Diaz)和蕾妮·吉瓦格(Renee Zellweger)是片酬高企与片约不断的两大品牌,但一提起“女明星”,大家还是觉得“相见不如怀念”,像葛蕾丝·凯莉(Crace Kelly),像嘉宝(Carbo)。

明星的潮流表面上都是在盲打误撞下形成的,但那只是一种错觉,因为潮流的兴衰需要社会条件的配合,条件愈丰裕,便愈能扩大和加深潮流的影响力。当潮流带动了社会的需求,我们便能从这些需求里看到社会有多贫瘠或富裕——不论是在精神或物质上。象征华丽的女明星虽不一定会有物质富裕的时代作衬托——三十年代的荷里活是最佳例子——但她们的受欢迎程度却可以反映当时代人对“华丽”有多少分向往。

香港最辉煌的年代,是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张曼玉和刘嘉玲也是在那十数年间成长起来的。张曼玉和刘嘉玲的道路都是在繁华和充满机会的香港中走出来的。开始时走着的是两条平行道,但后来却因不同特色而被放在一起互相辉映。你当然可以说互相辉映其实也是“互补不足”——把这微妙关系转化的是王家卫,是他在《阿飞正传》里将“上帝创造女人,但他不是做了完整的一个女人,却是将一个分成两个”的理念,重新放在片中的张曼玉和刘嘉玲身上,使观众得以印证中国女人的“遗憾美”:林黛玉式的曼玉和薛宝钗式的嘉玲,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件,而徘徊在两者之间的男人,注定要面对灵欲如何合一及如何抉择的大哉问:两个真的只能选一个?

抉择虽然叫人很难过,没得选择才是真的痛苦。要在张与刘之间二择其一,就算过程艰巨无比,到底也有着一点乐趣:性格、气质如此鲜明地不同的两个人,让我们看见“种类”的可贵。种类的多寡,取决于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态。八九十年代多元化的香港造就的这两个名字,对比起女明星种类愈来愈少的今天,无疑为眼前的选择——谁是香港最后的女明星——增添了凄艳的色彩。

又或者这个选择是没有意义的:假若香港电影没有足够的空间发展,张与刘大可凭着优厚的明星条件跳出香港,或是回到大中国加入“中国女星”的行列,又或进军欧美做华裔国际女星——虽然上述身份并没有互相排斥的必然性。不过无论何去何从,她们的事业都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新一代香港女星的出路:当平凡是她们的唯一特色时,港产片还可以怎样华丽与传奇起来?

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