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农业:以农振兴经济
10930100000003

第3章 商代农业及其管理形式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朝代。商代的农业生产很发达,从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农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部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十分主导的地位。

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历法、酒业、园艺业和蚕桑业、畜牧业及渔猎都有一定的发展。

商代的土地制度,已经形成了以商王为奴隶主贵族代表的土地私有制度。

商朝农业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甲骨文卜辞中大量记载了商朝人的农事活动,几乎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各个方面。

卜辞中有大量“受年”、“受黍年”、“受稻年”等类词句。由卜辞可知,商代的主要农作物有禾、黍、稻、麦等。

在卜辞中,粮食作物的总称为“禾”。其中最主要的是“黍”,也就是现在的“大黄米”。商代的麦就是今天的大麦。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主要还是木器、石器和蚌器。木器包括“耒”和“耜”,这两种工具,都是用树枝加工而成。甲骨文中的“藉”字像人手持耒柄而用足踏耒端之形,说明耒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制农器当时还在大量应用,如石铲、石镰等。至于谷物加工工具石磨、石碾、石碓,更是普遍存在。蚌器、骨器非常多,如骨铲、蚌镰等。

商代盛行火耕,用火来烧荒。在商代,在荒林茂草之中,野兽到处出没,除了使用这种放火烧光的方式,当时恐怕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农夫们等大火熄灭之后,把土地稍加平整,在灰土中,播下种子,变荒田为可耕地。

这种焚田的方法表明,即便商朝人定居于某处,他们的耕种地点也不是永远固定于一处的。他们今年焚田及耕种于此,明年则焚田及耕种于彼,也就是要经常性地“抛荒”。

在卜辞中,关于改换耕作地点的记载是随处可见的:“甲辰卜,商受年。”“庚子卜,雀受年。”“口寅卜,万受年。”这里所说的某地受年,是卜问应该在某地耕作才能得到丰收的回答,这种卜问大多于耕作之前进行。

此外,卜辞中还经常出现询问方位,而不是卜问固定地点的卜辞:“癸卯贞,东受禾。”“西方受禾。”“北方受禾?”“西方受禾?”所谓某方受禾,是卜问在什么方位耕作始获丰收的意思。这证明,每年的耕作地点都有变化,这是一种“抛荒”农业。

有人根据卜辞的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商代已在农田里施用农肥,并已有贮存人粪、畜粪以及造厩肥的方法。加之能清除杂草,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提高。收获的粮食被贮藏起来,所以卜辞中出现了“廪”字。

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当时的窑穴,其中的一部分是用来储存粮食的。这种窑穴的底与壁多用草拌泥涂抹,底部还残留绿灰色的谷物的遗骸。有理由认为: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在商王朝时期已经形成,历法主要是为农业服务的。商朝人的历法发达。在甲骨文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载。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一条:“庚申,月有食。”

经天文学家推断,公元前1311年10月24日这一天的凌晨,确实发生了一次月食,可见这条记载是有根据的。

用六十干支记日是从商代开始的。自商的先祖王亥起,商朝人开始用干支命名。在殷墟甲骨文中,发现了六十干支表。商朝人以10日为一旬,每旬的最后一日,要进行卜旬。在商朝人的历法中,以月亮盈亏一次为一个月,月份已经有大小之分。商朝人以12个月为一年,并且出现了闰月。

商代的历法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太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太阴历以月亮盈亏一次为一月;太阳历以地球绕日一周为一年。这样,一年如果仅有12个月的话,每年要差出10天左右。

商朝人解决的办法,就是过一定的年份,就设置一个闰月,闰月放在年底。商朝人置闰,先是3年一闰,5年两闰,最后,使用17年七闰的办法。

卜辞中把一年的时间称为一祀,这是因为商朝人迷信,每年都有一次祭祀。甲骨文中的“年”字,跟现在的“季”字差不多,上面是个“禾”字,下半部是个“人”字,好像是人背着一捆禾,象征着每年收获一次。

商代酿酒业发达,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酒的字。商代的酒有很多品种。如“醴”,是用稻制作的甜酒;“鬯”,是用黍制作的香酒。

《尚书·酒诰》记载,人民嗜酒,田逸,以致亡国,可见嗜酒风气之盛。现已出土的商代酒器种类繁多。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空前发达。酿酒业及酒器铸造技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发达。

商代园艺和蚕桑业亦有发展。卜辞中有“圃”字,即苗圃;有“囿”字,即苑囿。当时的果树有杏、栗等。

卜辞中又有“蚕、桑、丝、帛”等字,商代遗址中还出土有玉蚕及铜针、陶纺轮等物。在出土的青铜器上有用丝织物包扎过的痕迹,从出土的玉人像上也可看到其衣服上的花纹。可见商代的蚕桑业及丝织业已较发达。

商朝人在农业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越来越兴旺了。在已经驯养的马、牛、羊、猪、狗、鸡这“六畜”中,马、牛、羊的数量有了惊人的增长。

马是商王室及其贵族、官吏在战争与狩猎时使用的重要工具,因而受到特别重视。它有专职的小臣管理,驱使成批的奴隶饲养。从商代甲骨文中看到,武丁以后至纣王时期,商代的战争是非常频繁的,规模也是很大的,最大的一次可动用一万余名士卒。马是作战与运输的工具,每次动用的数量也是很大的。

当时还用奴隶饲养成群的牛羊,主要供食用和祭祀。商王和大贵族每次祭祀,用牲的数目都相当惊人,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几百,甚至达到上千头。

此外,还大量饲养猪、狗、鸡等动物。它们既是当时人们获取肉食的主要来源,也是祭祀用的供品。另外还有鹿、象等,商代遗址中已发现象的遗骸。据记载“商朝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说明在征伐东夷的战争中,商朝人一度还使用象队。

商代时的黄河下游中原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并有广大的森林、草原、沼泽、湖泊,故作为农业、畜牧业补充的渔猎也很发达。

卜辞中有“王鱼”、“获鱼”的记载,商代遗址中也出土过许多鱼类、蚌类的遗骸。捕鱼的方法主要有网罟、钩钓、矢射等。

卜辞中又有“王田”、“王狩”、“获鹿”、“获麋”、“获虎”、“获兕”及“获象”的记载。狩猎方法主要有犬逐、车攻、矢射、布网设陷甚至焚山等,猎获野兽的种类和数量相当惊人。商王一次田猎获鹿可多达348头,获麋最多的是451头,足见其规模之大。

在卜辞中,与土地有关的文字非常多,如“田”字,就很常见。“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上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方块土地。“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至于“畴”字,“田”与“寿”联合起来表示“长期归属农家耕作的田地”。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每个小方块代表一定的亩积,也是奴隶们的耕作单位。当时的农田已有规整的沟洫,构成了原始的灌溉系统。这些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商朝的土地归王所有,一部分土地由商王分赐给其他奴隶主作“封邑”,供臣下享用,就是商代奴隶制度下形成的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