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下)
10927300000062

第62章 寓言明理故事(5)

有个齐国人喜欢打猎,耽误荒废了很长的时间去打猎却一无所获,回到家里愧对家人,出外又愧对朋友乡亲。他寻思自己打不到猎物的原因,原来仅仅是猎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猎狗,可家里穷,没有钱买狗。于是就停止打猎,回家努力耕作。努力耕作就家境富足,家境富足就有钱买好猎狗,猎狗好就多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就经常超过别人了。

郑师文学琴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瓠巴弹琴,鸟听到琴声会应节起舞,鱼儿会跃出水面,郑师文听说后,便离开家跟随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按住他的手指调理琴弦,但郑师文学了三年也没学会弹曲。

师襄说:“你可以回家去了。”

郑师文放下他手中的琴,叹声说:“我不是不能自己调琴弦,自己弹曲子。是我的心思没在弦上,意念不在琴声上。这样内不能得之于心,外也就不能相应地调好琴弦,以至于不敢放开手脚去弹琴。请稍缓几天,给我几天练习的日子,再看我弹得怎样。”

没过几天,郑师文又去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弹得如何了?”

郑师文说:“已得心应手了。我请求试弹一曲。”

于是,郑师文展琴弹奏起来,能在春天时拨动商弦而奏出南吕之音,凉风忽然吹来,草木成熟结果。又能在秋天时拨动羽弦而奏出夹钟之音,暖风慢吹,草长花开。又能在夏天时而奏出黄钟之音,霜雪纷纷飘下,河流结冰,顿成雪原。还能在冬天时拨动徵弦而奏出蕤宾之音,立刻赤日炎炎,坚冰顿消。一曲弹终,他让宫音总括商、角、羽、徽四弦,便有南风轻拂,卿云飘过,甘露从天而降,醴泉喷涌而出。

师襄听完一曲,抚着胸口,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太妙了,你弹得太妙了!即使是师旷吹起清角,邹衍奏出旋律,也是望尘莫及。他们都应带了琴拿上乐管跟在你的后面当学生。”

韩娥善歌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从前韩娥往东到齐国去,路上没有粮食吃,经过齐国都城的西门,她便卖唱换粮。她离开齐国都城都已很久,但她的歌声的余音绕着屋梁,几天都不消失,周围的人还认为她没有离开这里。

韩娥路过一家旅店,旅店里的人侮辱她,韩娥因此长声哀哭,当地全村的老老小小,听到哭声都悲愁得直落眼泪,三天吃不下饭。人们立刻去追赶韩娥。韩娥回村后,又改用长声欢歌,全村的老老少少不停地跳跃鼓掌,情不自禁,把先前的悲愁全忘光了。于是,大家赠给韩娥很多财物,把她送回家去。

束蕴请火

此典出自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乡里一位媳妇和老妈妈们关系很不错。一天,这个媳妇被怀疑偷了肉,她的婆婆把她撵走了。这媳妇便满怀怨恨地去向老妈妈诉说。一个老妈妈说:“你先走好了,我可让你的婆婆把你叫回来。”于是,老妈妈立即捆了一把乱麻,到那被撵走媳妇的家中借火,她说:“我家的狗为争抢不知哪来的肉,互相撕咬,我借个火去把它们惩罚一下。”那婆婆听后,便马上派人去追那被赶的媳妇,把她请了回来。

大贤杀鬼

此典出自干宝《搜神记》。

南阳西郊有座亭楼,人们不敢在里面休息,否则就要遭灾。

当地有个叫宋大贤的人,信守正道,不信鬼神。一天晚上他独自住进了亭楼里,坐在那儿弹琴,也不带兵器。等到半夜的时候,忽然见一鬼登楼上来,与大贤说话,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形象十分可憎。大贤不予理睬,仍是照旧弹琴。鬼便转身走了。不久,鬼又从街上提来一颗死人头,对大贤说:“你愿意稍微睡一下吗?”说着,便把死人的头扔到大贤面前。大贤说:“太好了,我今晚睡觉正愁没枕头,正想得到这个东西。”那鬼没法,只得走了。过了很久,那鬼又回了来,说:“你敢用手与我搏斗吗?”大贤说:“好!”话还没说完,鬼正站在前面,大贤便突然将它拦腰抱住,然后倒提起来。鬼受不了,一个劲儿请求快让它死。大贤便杀死了鬼。

第二天一大早再看,原来是只老狐狸。从这以后,亭楼里再也不闹鬼了。

种树郭橐驼传

此典出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郭橐驼,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字。得了驼背病,脊背隆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的样子,因此同乡人都喊他“骆驼”。驼子听了,说:“好得很,用这个名字来称呼我十分恰当。’于是就舍弃了本名,他又自称“橐驼”了。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的西郊。

驼子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家修建观赏游览的园子,以及那些卖水果的人,都争着迎请供养他。看驼子所种的树木或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人虽然暗地里观察、仿效他,但都赶不上他。

有人请教他,他说:“我并不能使树木长寿并且使它不断繁殖,只不过是顺着树木的生长规律而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生成罢了。一般说来,种树的方法是:根要舒展,培土要平,还要用一些原土,树周围的土最后要筑结实。做到这些,就不要再去动它、想它,离开它也不必再去看管它了。移栽的时候要像抚育亲生子女一样,种好后要像扔弃东西一样。这样,树的生长规律就可得以保全,生长习性就可获得。因此,我只不过是不妨害树木的成长罢了,并没有使树木高大茂盛的其他什么本事;我只不过是不抑制、损伤它们的果实而已,并没有使它们早结多结果实的其他什么能耐。别的种树人则不是这样,树根拳曲而换用新土,所培之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即使有人不是这样做,但却又过于爱惜,过于担忧,早上看看,晚上摸摸,刚刚离开又马上回来照管,甚至还用指甲掐破树皮来查验它是枯死还是活着,用手摇动树根观看培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树木的本性一天天地受到损害。虽说是爱护它,其实是摧残它;虽说是关心它,其实是伤害它,所以他们种的树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哪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呢?”

有人问驼子说:“把你种树的这些道理,用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驼子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当官治民不是我的本职。但是我住在乡下,看到长官们喜欢颁布繁杂的政令,看起来像是惜爱百姓,结果给百姓造成了灾祸。从早到晚,地方官吏都来叫嚷:‘长官有令,催促你们耕耘,鼓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你们赶快抽好丝,快点织好布;抚养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狗!’不一会,又敲鼓叫人们集合,又击梆子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常常顾不上吃饭,要去应酬官吏;忙这些都忙不过来,我们又怎么能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呢?所以,只有被弄得痛苦、疲惫。这样看来,当官治民与种树似乎也有相同之处啊,”

请教他的人说:“哟!这不也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问题,却获得了使百姓休养生息的道理。”于是我记下了这事,以给当官的作鉴戒。

小儿不畏虎

此典出自苏轼《东坡全集·书孟德传后》。

四川的忠、万、云安等地有很多老虎。有一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孩子放在沙滩上玩耍,而自己则去水边洗衣裳。老虎突然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慌张张地跳进水里去躲避,但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戏玩,像没事一样。老虎在小孩跟前仔细观察了很长时间,甚至还用头去接触他们,大概是想使他们惧怕,哪知小孩不懂事,竟也不知惊怪,老虎最后也就只好走开了。

想那老虎吃人,一定要对人施以威风,但如果碰上不害怕它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无从施加了。

解铃系铃

此典出自瞿汝稷《指月录》。

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还是个普通和尚时,性情豪爽飘逸,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众人都看不起他,只有法眼禅师器重他。一天,法眼考问大家:“老虎脖子上系了个金铃铛,有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都回答不上来。法灯刚好这时走过来,法眼于是又用刚才的问题问他,法灯回答说:“系铃者可以解开!”法眼于是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决不可轻视他!”

屠夫毙狼

此典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中的肉已经卖完,只剩一些骨头。路上有两只狼尾随在他的身后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屠夫非常害怕,便给后面的狼扔骨头。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住了,另一只狼却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扔下一根骨头,后面那只狼停住了,而先前那只狼啃完骨头又跟上来了。骨头都扔完了,然而两只狼依旧追随着他往前跑。屠夫害怕极了,担心受到狼的前后攻击。回头观看,发现田野上有一个打麦场,场主将柴草堆积在场上,像一座小土山。他便跑到柴草堆旁,紧靠柴草堆,放下担子,手持屠刀。两只狼不敢向前走,只是用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自走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坐在那里,依旧盯着他。又过了很久,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显得很安闲、若无其事。屠夫乘机猛然跳起身来,用刀向狼的头劈去,接连几刀将狼劈死。刚准备离开这里赶路,回头看柴草堆的后面,见先走了的那只狼正在柴草堆那边打洞,想从后面钻过来袭击他。身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是屁股和尾巴还露在外面。屠夫从后面去砍断了狼的腿,最后也将它砍死了。他这时才明白,原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想以此来麻痹他。

狼确实是够狡猾的了,然而顷刻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计再多,变化再巧,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一些笑料罢了。

老翁捕虎

此典出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

靠近城边的地方出现了凶猛的老虎,已经咬伤了几个猎人,还没人能将老虎捉住。城里的人请求说:“不请来徽州府的唐打猎,就不能除此祸患。”

于是,县府派官员带着钱财去请唐打猎。这个官员回来禀告说:唐打猎挑选了两名技艺最精通的猎人,马上就要到了。等两位猎人到时,人们一看,一个是头发胡子都白得像雪一样的老头儿,还不停地咯咯咳嗽着;一个是才十六七岁的少年。人们见了都大失所望,只好先为他们安排饭食。

那个老头儿感觉到县令纪中涵对他们有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便半跪在地上禀告道:“听说这只老虎出入的地方离城不过五里路,我们先去捕捉它,等捕到后再回来吃饭也不晚。”

老头儿便叫役夫带路。役夫走到谷口时,便不敢再往前走了。老头儿讥笑他们说:“有我在这里,你们还怕什么呢?”

到半山谷时,老头儿对少年说:“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