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中)
10927200000014

第14章 品德懿行故事(4)

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一月,元将伯颜率军到达皋亭山,离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只有三十里。朝中的官员见势不妙,都纷纷跑掉了。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南宋朝廷才任命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为右丞相,派他到元营去,同伯颜谈判,被伯颜扣留了,押送到北方去。在押往北方的路上,文天祥乘元军不备,在镇江逃脱。这时,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和张世杰又立了一个小皇帝,驻守在崖山(山名,也称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文天祥赶到福州,又到江西招兵买马,同元军周旋,打了几仗,收复了一些州县。可是,不久他又被元军打败,家眷子女都被元军掳去,他自己想办法逃出去到了广东。在广东潮阳一带,继续抵抗元军,又遭到张弘范率领的元军的包围,最后在海丰附近的五坡岭兵败被俘。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的元兵命令他下拜,文天祥坚决不肯。于是,张弘范以客礼接待他,同他一起渡海登上崖山,让他写信给张世杰,劝他投降,并给他准备好了纸和笔。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自己的父母,却叫人背叛自己的父母,这怎么行呢?”张弘范坚持要他写,文天祥把自己过去作的一首《过零丁洋》诗写到纸上,交给张弘范。这首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免不了会死的,应该把自己精忠报国的决心留下来,永垂不朽!张弘范看了,只是苦笑了一下,放在一边。公元1279年,张弘范攻克了南宋朝廷的最后根据地崖山,宋朝灭亡。在元军举行的庆贺宴会上,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说:“宋朝已经灭亡,你的忠孝也已经尽了。请你改变一下你的心思。你如果用替宋朝做事情的精神来替元朝做事情,那么,你就能当上元朝的宰相。”文天祥痛哭流涕,说:“国家灭亡不能救,我身为大臣已经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改变心肠吗?”张弘范认为文天祥非常有义气,就在公元1279年10月,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今北京)。

流芳后世

“流芳后世”这一典故的意思是,好的名声永远传留于后世,也作“流芳百世”。

此典出自《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桓温(公元312~373年),字元子,晋代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曾任荆州刺史,掌握长江上游的兵权,立下卓越的战功,官至大司马,专擅朝政。

桓温天生俭朴,每次饮宴只安排七个盘子装茶果而已。然而,他却以雄才和勇武为资本,在朝廷里专横霸道,独揽大权,窥视皇帝的宝座,企图篡夺帝位。他有时候躺在床上对他的心腹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在曹魏的朝廷中都独揽大权。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后,尊司马昭为文帝,尊司马师为景帝。我是这样无所作为,恐怕要被文帝、景帝笑话了。”众人都不敢答话。接着,桓温抚着枕头起身说:“既然不能流芳后世,还不如遗臭万年么!”他曾经路过王敦的坟墓,因为王敦曾在晋元帝和晋明帝时期专擅朝政,后又起兵反叛朝廷,因而桓温非常佩服王敦,望着王敦的坟墓说:“真是一个能干的人,真是一个能干的人!”他的心迹就是如此狂妄。当时,远方有一个受过具足戒的女僧,以道术闻名。女僧在一间屋子里洗浴,桓温偷窥她,只见女僧赤裸着身子,先用刀把自己的肚子豁开,然后砍掉两只脚。女僧洗浴完以后,走出屋门,桓温向她请教吉凶之事,女僧说:“如果您做了天子,也会像我这样,豁开肚子,砍掉双脚。”

梦尸梦秽

“梦尸梦秽”的本来意思是,当官之前梦见尸体,发财之前梦见污秽之物。后来人们用它表示鄙薄功名利禄。

此典出自《晋书·殷浩传》:“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殷浩(公元?~356年),晋代陈郡长平人,字深源。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时,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桓温掌握大权,连简文帝都畏惧他。于是,简文帝把殷浩当作心腹,与桓温相抗衡。所以,桓温对殷浩怀恨在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殷浩担任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等五州诸军事,并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率师北伐,结果战败,军储器械全都丧失了。桓温乘机弹劾殷浩,把殷浩废为庶人。

殷浩见识广博,气度恢弘。青年时期就享有美好的声誉,尤其善于佛教、道教的精微玄妙的义理。与其叔父殷融都喜好《老子》、《周易》。殷融与殷浩辩论时,殷融说不过殷浩,而写起文章来,殷融则胜过一筹。因此,殷浩成了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所尊崇的对象。有人曾经问殷浩说:“将去做官之前,梦到了棺材;在得到钱财之前,梦到了粪便,这是什么原因呢?”殷浩回答道:“官位本来腐臭,所以将要当官时就梦到了尸体。钱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将要得到钱财时就会梦到污秽的东西。”当时人认为,殷浩说的这番话是至理名言。

木人石心

“木人石心”比喻人意志坚定,不受诱惑,外物不足以动其心。

此典出自《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故,若我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西晋时期,有一年三月初三这一天,京都洛阳城的王公贵戚、才子佳人,都到洛河两岸宴饮游春。耀武扬威的太尉贾充也来游玩。

贾充忽然发现洛河边一只小船上,坐着一个行为怪异的人。那人神情庄重,端坐船上,对周围的花花世界不屑一顾,无动于衷。贾充觉得奇怪,便问他的姓名。原来这人叫夏统,会稽永兴人,是个厌恶世俗浊流、洁身自守的隐士。因母亲病重,来京都买药。

贾充问他家乡有没有三月初三游乐的风俗,夏统傲然回答:“我们那里的人们,性情平和,节操高尚,不慕荣华,有大禹的遗风。”贾充又问:“你久居水乡,会划船吧?”夏统驾船在河面上往返三次,他高超熟练的驾船本领惊呆了两岸的游人。贾充又问:“你能唱家乡的歌吗?”夏统唱了三首赞颂大禹、孝女曹娥和义士伍子胥的歌曲,歌声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贾充觉得夏统是个人才,便要推荐他做官,谁知一提做官,夏统勃然大怒,再也不愿答话。贾充心想:官职、地位、女色,谁见了能不动心?于是,他调来威武的仪仗队,在夏统面前显示荣耀,又召来一大群美女,载歌载舞,把夏统团团围住。然而,夏统对眼前的一切,全不理睬。他稳坐船中,神情冷漠而又严肃。见此情景,贾充等人议论:“这个家伙真是木人石心呀?”说完,他们都悻悻地离去了。

南鹞北鹰

“南鹞北鹰”比喻严峻的人,也可用来比喻清廉刚直、不徇私情的人。

此典出自《晋书·崔洪传》:“遂免婴官,朝廷惮之。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崔洪,字良伯,晋代博陵安平人。曾祖父崔寔(shí),在汉代是名气很大的人。父亲崔赞,三国时在魏国任吏部尚书、左仆射,以胸怀宽广受人称道。而崔洪在青年时代就以清正、严厉而出名,无论谁有什么过错,他都是当面指责,从不在背地里说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时,崔洪在朝廷中当御史。一次,他上了一个奏折,就免了散骑常侍翟婴的官。

翟婴被免了官,朝廷里的人都惧怕崔洪。不久,崔洪又当了尚书左丞,当时人就给他编歌谣说:“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后来,崔洪升任吏部尚书,他的家里从未出现过说情的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守大节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此典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南北朝时期,有个人叫元景安,本是魏国昭成王的五世孙。公元550年,高洋(齐文宣帝)灭魏,建立齐政权,自立为齐皇帝。

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公元550~559年)年间,魏国元氏皇族的许多近亲都被杀掉了。稍远一些的元氏皇家亲族如元景安之流,连忙商量对策,准备提出申请,跟着齐国皇族改姓高氏,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说:“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姓而跟随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宁可像玉一样被打碎,为保持气节而牺牲,也不做块泥瓦而保全,丧失名节,苟且偷生。”元景安把堂弟元景皓的话禀报给了高洋(显祖),于是高洋就下令处死了元景皓,其家属被迁徙到彭城(今属江苏)。所以,齐文宣帝(高洋)准许元景安改姓高,其他人仍袭本姓。

披肝沥胆

“披肝沥胆”比喻对人对事非常忠诚。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曹操带领二十万兵马,分兵五路至徐州,攻打刘备。刘备兵败,张飞突围后,刘备无处可击,遂去投奔袁绍。关羽被围无法解脱,为保全刘备家眷,只得暂时投降曹操。

刘备在袁绍那里,整天忧心忡忡,一忧关羽、张飞不知去向,二忧妻小陷于曹营。袁绍得知刘备心中苦痛,便遣良将击曹。袁曹交战,关羽连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刘备始知云长身在曹营。袁绍得知刘备二弟关羽斩了他的爱将,即下令斩刘备之首。刘备表示愿修密书一封与云长,叫他前来辅佐袁绍,共同消灭曹操。袁绍大喜,即派人前往送信。关羽看毕书信,大哭,当即写书答云:“……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

之后,关羽便去拜辞曹操,曹操知道他的心思,避而不见。关羽去志已决,遂率旧日随从,护送车仗,夺门而走。关羽一行沿路屡遭难险,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古城与刘备、张飞相聚。

贫贱骄人

“贫贱骄人”形容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

此典出自《史记·魏世家》:“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

战国时,有一个叫田子方的人,他和李悝、段干木、子夏等人共同辅佐魏文侯,受到优礼。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先锋,率军攻打中山国。

魏国攻下中山后,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乘车准备前往中山,刚要出京都城门,碰上了田子方。于是太子击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谁知田子方看都没看太子一眼,就径直过去了。太子击非常生气,上前问田子方:“谁可以骄傲,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田子方笑着说:“古往今来,只有贫贱的人才能骄傲,那些富贵的人是不能骄傲的。做国君的一骄傲,国就保不住;当大夫的一骄傲,家就保不住。楚灵王因为骄傲亡了国;智伯瑶因为骄傲被灭了族。而贫贱之人就不一样了,他吃的是粗菜淡饭,穿的是旧衣破鞋,他不仰仗富贵人,不争权夺利。如果贤明的君主来请教他,他高兴,就会提出点意见;如果君主不听他的话,他就拂袖而去。周武王能灭掉纣王,但却拉不住首阳山的两个穷人,所以说,贪贱之人不骄傲,谁又骄傲呢?”

太子击挨了一顿教训,只好向田子方行了个礼,前往中山国去了。

曲肱之乐

“曲肱之乐”比喻生活贫困,有“安贫乐道”的意思。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时期的孔子,经常教导学生要讲求仁义,修身养性,安贫乐道。一次,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也是很有乐趣的。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浮云一样。”

全无心肝

“全无心肝”指毫无羞耻之心。也可指心地狠毒。

此典出自《南史·陈后主纪》:“后监者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

南朝陈国皇帝陈后主,名叫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是宣武帝(陈顼)的儿子。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陈后主即位后,不理政事,大兴土木,建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每天与嫔妃佞臣寻欢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生活非常腐朽奢靡。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搞得天下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陈后主与他的两个宠妃张贵妃和孔贵人一起藏到景阳宫井中,被发现后,抓到长安。

有一天,监守者向隋文帝杨坚报告说:“陈叔宝说,不给我什么官位也无所谓,但是我要参加朝廷集会,希望得到一个官号。”隋文帝说:“陈叔宝厚颜无耻,真是毫无心肝!”

人死留名

“人死留名”说明一个人的节操,在遭遇困难或危险时,也能保持意志坚强,绝不为当时的荣华富贵而改变初衷。

此典出自《五代史·王彦章传》:“五代梁王彦章,骁勇善战,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五代时期,有一个叫王彦章的人,少年时随梁太祖(朱温)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太祖死后,他辅佐末帝(朱稹),南征北战,建立梁王朝。当时梁朝的大敌人是晋国,王彦章因对晋国作战时曾两次失利,遭到嫉恨他的人的诬陷,被免了兵权。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梁朝的主要地盘都被晋军侵占了。在危急时,彦章再被起用,在一次战役中,彦章因战马受伤,自己也身受重伤,从而被晋人俘虏。晋王见王彦章后,向他说:“你曾经说我是个小孩子,如今服不服呢?我听说你擅长操兵,为什么不守兖州呢?”彦章说:“大势已去,不是我智力能预知的”。

晋王爱惜他的勇敢,亲自为他的伤口敷药,让他好好养伤,同时派人劝他投降。彦章对劝慰他的人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与贵国皇帝(指晋王)对抗了十五年,现在兵败力穷,是应该死的……世上哪有做臣子做将领的人,早上替梁朝做事,晚间为晋朝服务的道理呢?能够死已感到十分荣幸了。”就这样,彦章被杀掉了,但他的英名却永远被流传。

任劳任怨

“任劳任怨”形容能经受困苦,不计较嫌怨。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赵盾碰见赵穿打猎回来,就把想要逃走的事告诉他。赵穿说:“你可不能离开晋国,我自有办法请您回来。”赵盾听后都不知道怎么办才行。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该早点儿跑,他对于国君,对于国事确实负责。可是那个昏庸无能的国君老是排挤他,他又有什么办法?他一听赵穿的话,心里就念着:这种事可千万别闹出来呀!赵穿瞧他愁眉不展,就安慰他说:“您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

于是赵穿就去见了晋灵公说:“主公您老在桃园里玩,我可真有点儿担心,万一出了事,光凭几个武士有什么作用呢?让我选一二百名勇士,专门保护桃园,你看如何?”晋灵公道:“ 非常好。”没过多久,二百名卫兵拿着武器围住了晋灵公,他开始觉得事情不妙,这时赵穿把剑往下一沉,晋灵公的脖子上就挨了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