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化史速读
10926600000043

第43章 道琴

亦作渔鼓类,是说唱者以渔鼓、简板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边说唱边击节以叙演故事和传说的一类曲艺形式。渔鼓亦称“道筒”,以长约1米、径约6厘米的竹筒一面口径蒙上皮革做成;简板为两片可以一手操纵相击的长竹板。此类曲艺形式因来源于明代道士传教化募所唱歌曲“道情”而得名。现存曲种有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广西渔鼓、山东渔鼓、四川竹琴、江西道情、浙江道情、福建俚歌、陕南渔鼓、青海道情、内蒙古道情等。演唱原为一人自击自唱的独唱形式,现已出现对唱和群口唱。传统书目题材主要为历史长篇、神话传说和取材于道教经典的故事。唱腔音调简单纯朴,具有吟诵性特色,结构为曲牌联套。如湖南渔鼓:表演时以唱为主,说白为辅,传统节目主要为中长篇故事,如《韩湘子》、《济公传》等,另亦有少部分短篇。唱腔分为“引诗曲”、“正腔”、“锁口曲”三部分,“引诗曲”相当于引子,“正腔”为主体唱腔,包括[渔鼓调]、[数板]两种腔调,“锁口曲”相当于尾曲。早期音乐比较单调,发展至现代因艺人创造革新,唱腔已形成板式结构,音乐逐渐丰富,表现力亦有所增强。有的渔鼓类曲种现已开始使用月琴、三弦、二胡、笛子、唢呐、板鼓等乐器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