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10923700000093

第93章 通过合作达到共赢

许多时候,对手不仅仅只是对手,正如矛盾双方可以转化一样,对手也可以变为助手和盟友。有对手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才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对方的行动有可能使自己受到损失,应在保证基本得益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风险,与对方合作。

我们来看一个官差和犯人合作的故事。古时候,一个官差押着一个犯人,犯人脚上带着重重的脚铐,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官差则拎着重重的行李箱。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还得时时盯着犯人,以防他逃跑。后来,官差在路边买了根扁担,将行李箱放在扁担中间,让犯人与自己共同抬着行李箱。这样一来,官差轻松了很多,可犯人却苦不堪言,终于累得走不动了。犯人一屁股坐在地上,任凭官差怎么打骂,都不肯起来。最后,官差想了个好办法,他打开犯人的脚铐,一边锁犯人的脚,一边锁自己的脚。这样,犯人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两个人共同抬着行李箱,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可见当困境出现时,可以选择与竞争对手组建统一战线,来应付困境。作为图谋大计的人,往往不限于只与一个人或一种势力合作,而是在不同的境遇下选择不同的合作者和不同的合作方式。即使是官差和犯人,也会选择合作,因为合作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武器。

不久前,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在研究了相关历史资料后得出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爆发时,美国曾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审视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厮杀。

战争初期,德军快速推进到苏联的纵深地带,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受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巨大损失。当苏联在基辅等地惨败的消息传来时,美国的第一反应是:苏军是否是一支有希望的部队苏军是否还有能力抵挡德军的进攻?美国提供给苏联的援助是否有意义?但是,当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后,曾经感到爱莫能助的美国政府,其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1941年秋,美国与苏联达成协议,开始向苏联大量提供武器和食品等作战物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转变,是因为美国认识到,苏联每消灭一个德国人,美国人自己将来面对的敌人就少一个。出于这种自己利益的考虑,美国和苏联结成了共同对抗纳粹的联盟。

毫无疑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场战争中,如果没有美英的大西洋之战打通海上航线。为苏联源源不断地运送去军事物资,苏联坚持抵抗就会困难得多;没有北非战役和诺曼底登陆,形成对轴心国的两面夹击,战争就不会这样快地取得胜利。显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博弈智慧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的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观念正由“零和博弈”逐渐向“双赢”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