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10923700000067

第67章 表现出决心才能吓住对手

在一场博弈中,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博弈策略是否成功,这决定了你最后能否成为赢家。我国有句古话“狭路相逢勇者胜”,用来描述斗鸡博弈的场景非常合适。

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斗鸡博弈”,当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两只公鸡相遇时,双方都不肯主动退让,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所以最好的对策是:对方进攻、我就撤退,对方撤退、我就进攻。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军事上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运筹帷幄。“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毛泽东总结出的游击战指导方针,这就是一种“斗鸡博弈”。敌退我不进,会坐失良机;敌进我不退,硬拼也不明智。打得赢不打,是不能敢于胜利的怯懦;而打不赢还不跑,革命的本钱都会赔进去了。

按博弈论的说法,“斗鸡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而且双方都是这样的选择。那么,最后的“纳什均衡”究竟会出现在哪一点?也就是到底是谁进攻谁撤退呢?这就要看谁使用了“威慑战略”,并更为有效了。

什么是“威慑战略”?就是选择“威慑”的一方要表现出义无反顾、势不可挡的样子,以大无畏的气势震住对方。“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威慑战略”也是平等的,双方都可以采用,若对方表现得比你还勇猛,你就要识时务者为俊杰“敌进我退”了。

一个战争年代流传的故事。一场血腥战役之后,敌我双方的两个士兵狭路相逢了。他们都已身心疲惫,但双方都勉力对峙,枪口对着枪口,目光对着目光。终于,其中一方的士兵信心崩溃,扑通一下跪地求饶。当站立的战士吃力地夺过对方枪支,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子弹时,他也一下子瘫倒在地,因为他早就弹尽粮绝。

可见,勇还是不勇,有时并不需要真正的较量,而只需将“勇”的信息传递到对方即可。这个理论,甚至在人类与野兽的较量中也通行。

某马戏团表演,驯兽师与老虎同关在一只铁笼中演出,突然停电了。黑暗中的老虎视线不受影响它依旧虎视眈眈,而驯兽师却什么也看不见,形势暗含凶险。驯兽师突然意识到,老虎并不知道人看不见它,他镇定自若的挥舞道具,像平时那样表现出降伏猛兽的勇气。老虎在他的指挥下,仍然是一只温驯的“猫”。

在很多情况下,博弈就是比拼谁比谁更有威慑力。“威慑”也分真假,可以用来打垮故作姿态的一方,最终获得博弈胜利。

许多人都知道“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古代有两个妇女,同时在一间屋子里生下小孩,但其中一个孩子死了,两人都争说这个活着的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才是对方的。当年没有DNA等技术手段来做亲子鉴定,人们便请了所罗门王来断案。智慧的所罗门王假意说,既然你们都说自己是孩子的母亲,那就把孩子一劈为二一人一半。一个妇女欣然同意说,这样最好。而另一个妇女则说,宁可给对方,也不愿将孩子劈死。水落石出,所罗门王据此明断:赞同的妇女是假的母亲,不赞同的妇女才是真的母亲。

如果那个假的母亲懂得一点博弈论的话,知道所罗门王的这个“威慑”是个不可置信的假威慑,他不会真的那么做,再对刀劈婴孩表现出不忍的话,所罗门王的计谋便不能成功。

“威慑战略”可能只是一种“虚张声势”,它不一定会真正地实施。如何识破对方的“虚张声势”呢?这就要看对方的威慑是否可以置信。当父亲威慑顽皮的孩子,“你再吵,我就把你从窗口扔下去”,这种大而不当的威慑就不用置信。

威慑在什么时候才是可置信的?只有当事人在不施行这种威慑时,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样的威慑就是真正的力量,而不是虚张声势。

微波炉业的格兰仕赖以发家,并屡试不爽的秘诀其实就在于其“总成本领先”战略,依托其强大的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以此保持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随即成本优势即被转化为价格战的资本。

“格兰仕这样做,就是要摧毁竞争对手的信心,让这个产业有市场但没有任何投资价值。格兰仕凭价格战构筑了自己的经营安全防线。”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这样评价自己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在格兰仕的价格摧毁之下,微波炉行业俨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集中度、集约度、集群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强大的规模壁垒令众多的有意进入微波炉行业的厂商不寒而栗,就连与格兰仕在全球市场上火拼数年的LG电子,也不得不做出调整,有计划的撤出微波炉行业。

博弈智慧

要让自己的威慑更加有效,需要做出断绝后路的行为,表达出你孤注一掷的决心,对方才会有所忌惮。当对手缺乏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时,就是你的威慑发挥作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