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10923700000027

第27章 因利益而起的“困境”

囚徒困境结局的出现,都是源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也皆是源于这一机制。

在博弈论里,囚徒困境是最经典的入门范例。195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塔克为了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解释什么是博弈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都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东西。

警方虽怀疑他们作案,但却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于是警方将两人进行隔离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与甲和乙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根据控辩交易制度,如果你坦白并揭发同伙杀人的罪行,我将判你无罪释放,但你的同伙要被判3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30年刑,他被判无罪释放。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15年刑。”

那么,甲和乙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且无法串供,所以每一个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选择坦白交代的最佳策略。因为自己坦白交代,而对方抵赖的话,还可以期望得到无罪释放,即使对方也坦白交代,至多也只判15年。而如果自己选择抵赖,对方选择坦白的话,那么自己就得坐30年牢,而对方却会被无罪释放,这显然是最不划算的。出于同样的心理,彼此会考虑到对方选择抵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谁也不会去冒这个险。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都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

这就是经典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结局的出现,都是源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也皆是源于这一机制。关于这一点,在明代宋濂的《宋文宪公全集》中,所讲述的一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古书《寓林折枝》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玉娥生的人和三乌从臣是相交甚好的朋友,两人虽然生活穷困,但却有着非常崇高和纯洁的品性,尤其鄙视那些攀附权贵的人。两人经常以品性互勉,为了表现其决心,他们还曾歃血盟誓,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两人都要同心同德,不追求名誉利禄,不受高官引诱,不依附奸佞,不改变自己的品行。如果有谁违背誓言,就将受到神灵的惩罚。

此后,他们一同到晋国去做官。玉娥生又对三乌从臣重申以前的誓言,三乌从臣也表示绝对要遵守当初的誓言,一定会洁身自好,绝不会做出趋炎附势的事而玷污了自己纯洁的品性。

当时,在晋国为官的赵宣子是晋王非常宠爱的重臣,人们都争相拜访赵宣子,以期能得到他的推荐,从而得到晋王的赏识。因此,在赵宣子的府邸前,拜访他的人乘坐的车辇经常都会排出长长的队伍。

玉娥生和三乌从臣两个人初到晋国时,既没有钱财,也没有认识的达官显贵,想要得到晋国国君的赏识,必须通过赵宣子的引荐。这个时候,三乌从臣很后悔当初与玉娥生起誓,因为,他很想结识赵宣子,想去拜访赵宣子却又怕玉娥生知道。几经思索之后,他还是决定去赵宣子家。为避人耳目,当鸡刚叫头遍,他就整理衣冠,匆匆忙忙跑到赵府去等候。进了赵府的大门,却看见有个人比他还要早,正端坐在正屋前东边的长廊里等候。三乌从臣走上前去举起手中的灯笼一照,原来那个人却是玉娥生。

明代宋濂评论此事道:二人贫贱时,他们的盟誓是真诚良好的,等到当了官走上仕途,便立即改变了当初的志向,为什么呢?是利害关系在心中斗争,地位权势使他们感到恐惧的缘故。

人们屈服于权贵的行为并非是兴趣和品性使然,而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博弈选择,也就是这种所谓的“巴结”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巴结”的前提是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弱势,而要改变这种弱势,维护或发展自身的利益就必须依靠外在的力量。这是一种绝对利己主义的理性选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背叛某种道义也在所不惜。

三乌从臣和玉娥生的选择,从纯粹利益至上的角度来说,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背叛是明智的。因为,赵宣子的权势对他们的仕途来说,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可利用的外在资源。如果他们都不巴结而固守他们所谓的忠贞的话,高官厚禄肯定与之无缘。相反,谁巴结谁就有机会。在异国为官,无权无势,受到赏识和提拔,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现实而又足具诱惑力的。那么,背叛就是利益所需的选择。

现代社会中,虽然许多人都明白“背叛”并不能使自己获得最大收益,却仍然要选择“背叛”,也都是利益使然。

某市高校的赃车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放眼望去,校园里相当多的自行车都属于没有牌照、来历不明的赃车。而在校园自行车族中,敢于自称从没买过赃车的恐怕为数不多。由此很多人责怪大学生道德观太差,知赃买赃助长了盗车者的气焰。

大学生面对是否买赃车,十分类似囚徒面对是否坦白的局面。由于“买一辆赃车”比“买一辆手续合法的车”成本要低,所以很多人出于利益考虑都会选择买赃车,这样也就提高了赃车的需求量,刺激了盗车现象的增多,你买的“合法的车”也会很快丢失。于是,在别人都买赃车的情况下,你也只好选择买赃车,因为如果你拒绝买赃车将会使你的损失最大化:你不得不付出“反复买车”的成本!

囚徒困境中的囚徒欲想获得最大利益,唯有订立“攻守同盟”,相互抵赖,但其前提条件是:双方的交流不存在阻隔,并且双方的关系是反复博弈而非一次性的。对于面对同样困境的大学生来说,也只有当他们之间有一种十分紧密的长期的熟人关系时,由于背叛要付出极大的社会关系成本,合作才可能是一种自愿选择。而这一条件显然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存在。由于学生关系相对疏离,于是相互信任难以建立,合作成本代价高昂,背叛的诱惑巨大,因此,谁也不愿意拒绝买赃,因为那样吃亏的将是自己。

博弈智慧

当你身处囚徒困境,而又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既遵守誓言又获得收益)让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时,那么,对于你来说唯有背叛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虽然不能通过背叛来获得最大利益,但你的背叛至少可以避免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