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10923700000161

第161章 诚信建立的基石

一次性博弈中双方都会为了当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使出浑身解数,因为行为之后就各走各的路。重复博弈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也成为了诚信建立的基石。

《论语·学而》中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交往的基础在于守信,如果一个人、一个社会没有信用基础,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陷于混乱的生活危机之中。

中国的儒家把守信视为一种人人必须奉行的道德准则。现代经济学则认为信用是人们在通过交易往来,主要是在多次的重复博弈中建立起来的。在一种较为完善的经济制度下,若“重复博弈”发生,则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互信任。

你到菜市场去买菜,当你担心上当受骗而犹豫不决时,卖菜的摊主就会对你说别担心我不会骗你,我是天天在这卖菜的!他强调这个天天在这里买菜,你便会放下心来,与之交易,这就是经济学经常提到的语言重复博弈!

博弈本是赌博与下棋,其结果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涉及双方互相损益的行为,现在人们又引申为一切人际关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影响的决策及其均衡。在单独的一次博弈中存在较大的机会主义,也就是只要有可能,每个人都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自己追求最大化利益,这就可能给对方带来损失,而对方也同样会这么做,于是双方都要采取措施来防范对方,白白增加了很多成本。

而进行重复博弈可以减少欺骗,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因为上当受骗的人会进行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其结果是双方都没得到好处,互为损害利益!理性的人们认识到这样大家都没好处,于是相互欺骗的行为减少了,诚信就产生了。

网易新闻频道曾有过这样一个标题:“诚信奇迹无人卖报摊三年口袋里从没少过钱”。讲述一个叫王波的卖报摊主,因为夫妇两个又要带孩子,还有一个书刊摊要打理,所以把自己在成都近郊金名苑市场小区门口的报摊办成了“无人报摊”,报架上写了“请给5角买报”的油漆字,还放了一个装钱的口袋。三年来,这个报摊每天都会卖出报纸100多份,但从来没有少过钱。

诚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形成的。无人卖报摊开张的第一天就少了两元钱。两元钱等于4份报,这4份报的“买家”中或许就有不诚信的机会主义者。卖买双方在第一天里就进行了一次诚信与不诚信的简单博弈,这场博弈中,诚信卖报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他完全有可能不顾其他买报人的不方便而在第二天就取消这个无人售报摊,如此一来,买卖双方都陷入了不诚信的“囚徒困境”。但卖报人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坚持了下来,结果第二天又多出了2元钱。于是,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我们可以把这个诚信报摊看作摊主与买报人之间的博弈,而从博弈过程来看,诚信报摊成立第一天那种“每个博弈者都只关心一次性支付的简单博弈”已经转变成了“重复的、连续进行的博弈”,连续博弈的过程中,偷报者必然会担心卖报人可能采取暗中观察、抓住偷报者示众等报复措施,所以会理性地克制投机行为、选择诚信与合作,于是必然就出现了双方都诚信的博弈结果。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背信的成本低于其价值。一份报纸不过才五角钱,没有人愿意为了这“低廉”的成本,而冒被社会和周边人谴责的危险,这就涉及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坚持诚信的成本问题。从短期来看,诚信也是有价值的也是需要成本来维持的;但是如果是重复博弈,从长期的收益看,诚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提倡诚信不仅是因为重复博弈的原因,事实上,缺乏诚信会提高交易成本,妨碍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制度经济学大家威廉姆森认为,由于利己主义动机,人们在交易时会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总是想通过投机取巧获取私利,如不履行合约中规定的义务,曲解合约条款,以信息优势欺骗对方等等。这样一来,在交易时就得讨价还价,得调查对方的信用,得确保履行合约,交易成本就非常高了。交易成本过高时,也就不值得交易了,于是一个潜在的帕累托改善就不能实现。由此可见,只有交易双方彼此诚信,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

博弈智慧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诚实守信的品行会给一个企业家带来好处。因为诚实守信的企业家往往更容易取得商业伙伴的信任,就更容易为自己赢得商业机会。机会的增加,交易成本的降低,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额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