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残缺,如同罗丹的维纳斯雕像一样,正是因为有了断臂的缺陷而变得更加典雅特别,美丽动人,而且美得更意外,美得更趣味盎然,美得更令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很欢迎他的到来。”
不过儿子又继续说下去:“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分子,和我们一起生活。”
“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就在此时儿子挂断电话,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几天后,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说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相信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于是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并在警方带领之下辨认儿子的遗体。
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没错,但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难以接受和原谅生活中的缺陷,这自然让人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人生不可能太圆满,正视缺陷,它或许能将我们带人另一片风景。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不完美的心境,而不是在不完美里哀叹。假如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完美,就不可能轻轻松松地面对生活了。
生活本身并不完美,而完美主义者最普遍的思维方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研究表明,这种强迫性的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甚至会导致人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以致自我挫败。
完美主义者以非逻辑、歪曲的思维方法看待生活。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他们总是为自己的言行辩解,对别人却品头论足,指指点点。这样的做法常常伤害别人,影响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陷入孤独的境地。
从前,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他非常高兴,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如果能够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完美无瑕,变成无价之宝。于是渔夫剥掉一层壳,但黑点仍旧存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终于没有了,但是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渔夫想得到的是完美,但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了。其实,有黑点的珍珠只是白璧微瑕,而且正是其不着痕迹、浑然天成的可贵之处。这种美,美得朴实,美得自然,美得真切。
在美国,《独立宣言》是广受尊重的历史文件,其地位也许仅次于《联邦宪法》。《独立宣言》的原件珍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是美国的无价之宝。
然而这样一份神圣的、庄严的文件,有谁能料到,其中竟有两处“缺憾”。
原来,当初这份文件成稿以后,大家发现遗漏了两个字母,但是,没有人认为应该重新抄写一遍,只是在行间把这两个字母加了上去,并打上了“八”符号。在上面签字的56名美国精英,并未因此认为这有辱于这份赋予国家自由的文件的圣洁。
因此,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人生并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原谅那些所谓的“不完美”。
慧言点拨
完美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虚幻的境界。在现实当中,如果对人对己都以完美为标尺,将会受到无情的打击。因为它限制你的前进,剥夺你获得甜美生活的权利和机会,使你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