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做人责任做事全集
10920500000157

第157章 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更是为人处世之本。

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争功推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一个忠诚老实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时时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忠诚老实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同虚伪的人犯错误的性质不同。诚实的人犯错误是由于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方面问题造成的,而虚伪的人犯错误则是由于不诚实,属于道德品质问题。

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他们是要遭人唾骂的。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家。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人们不相信,无人搬动木头。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了50金。一男子试着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中国古代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例证。

烽火戏诸侯。西周建都丰镐(今长安县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相约,要是戎人来犯就点燃烽火、击鼓报警,诸侯来救。周幽王的爱妃不爱笑,唯独看到锋火燃起,诸侯的军队慌慌张张从四面赶来时而大笑不止。周幽王为博得爱妃高兴,数次无故燃起锋火,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而不见戎人,认为受了骗。后来戎人真的来了,当烽火再燃起时,已无人来救。最终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为天下人所耻笑。

韩国现代企业集团的总经理郑周永,是世界闻名的大财阀。然而,朝鲜战争期间,正当他很快在南韩的建设行业中崭露头角,事业有了起色之时,意外的打击无情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那是1953年,郑周永的现代土建社承包了一座大桥的修建工程。由于战时物价上涨,开工不到两年,工程费总额竟比签约承包时高出了七倍。在这严峻的时刻,有人好心地劝阻郑周永,赶紧停止施工,以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但郑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钱损失事小,维护信誉事大。于是鼓起勇气毅然决定:为了保住现代土建社的信誉,宁可赔本甚至破产,也要按时把工程拿下来。结果,现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按时完工,保质保量地按时交付使用。

郑周永虽然吃了这回大亏,以致濒临破产,但也因此树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生意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不久,他投标承包了当时南韩的四大建设项目:韩兴土建、大业、兴和工作所和中央产业,承建了汉江大桥的第一期工程。接着,又继续承建了汉江桥的第二、第三期工程。仅是汉江大桥这三项重大工程就前后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它不仅使郑周永的“现代建筑”赚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压倒了同行对手,一跃成为韩国建筑行业的霸主。

商人要想使自己的行业有大发展,必须讲商业道德,以德为本。郑周永宁输老本,也不输信誉的做法,使生意越做越兴隆。

缺乏诚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语,也会被人识破。运用别人的钱致富是一条捷径,但一定要有诚信。诚信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

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放款,把钱借给诚信的人,赚取利息;借出越多,获利越大。

达拉斯的查理·赛门斯是百万富翁。起初他身无分文直到外出工作,才有了一些积蓄,每个周末查理会定期到银行存款,其中一位柜员注意到他,觉得这个孩子天生聪慧,了解金钱的价值。

查理决定创业,从事棉花的买卖,那位柜员让他贷款。这是查理·赛门斯第一次运用别人的钱。一年半以后,他改为买卖马和骡子,过了几年,积累许多的经验。

有一次,两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来找他。两个人都是优秀的保险业务员,业绩非常好;他们用推销保险的收入,自己开公司,却经营不善,只好把公司转卖给别人。

很多销售人员以为只要业绩好,企业就能获利,这是错误的观念。不当的管理会将利润腐蚀殆尽,他们的问题正是如此,两个人都不懂管理。

他们去找查理,说出自己失败的经验。“我们的公司没有了,推销保险至今所赚取的佣金,都缴了学赞。如今连养家糊口都有困难。”

“我们对于推销工作非常在行,应该尽量发挥所长。你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需要你,大家共同合作,一定会成功。”

几年之后,查理·赛门斯所买下他和那两位推销员共同创立的公司全部股份。他怎么有钱?用别人的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当然是向银行借钱,因为从小他就知道银行是他的朋友。

查理向达拉斯银行贷款。银行非常乐于把钱借给像查理·赛门斯一样诚信,并且有可行性计划的人。查理的贷款额度不受限制,他的寿险公司,原来的资本只有40万,通过基本客户群制度,在短短10年之内,获利4000万。其后,他又动用别人的钱投资旅馆、办公大楼、制造厂和其他企业。

借款人自愿把钱借给一个值得信任、懂得感恩的人,这是良性的互助。辜负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是不诚信。不诚信的人借钱或购买商品,却不愿意偿还全额贷款或付清款项诚实的人,也可能因为一时疏忽,无法偿还贷款,而成为不诚信的人。

态度积极的人,有勇气面对事实。没有能力还钱时,有勇气告诉债权人,想出使双方满意的处理方式。此外,他会做适度的牺牲,直到债务全数还清为止。

诚信且具备常识的人,不会滥用信用。诚信但缺乏常识的人,可能胡乱借钱;想不出还钱的办法时,受到消极的态度所影响,就可能违背诚信。他可能放任不管,因为欠债往往不会被关进监狱;他认为自己可以逃避惩罚,却无法逃避担忧、恐惧和挫折感,因为束手无策而背信,还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

查理的成功说明:只要有诚信,才能用别人的钱由贫穷变为富有。

慧言点拨

培根说:“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第一原则。”朋友,不管你身处何处,涉世未深还是历经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请你相信诚信,保持诚信,坚守诚信。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守住心灵的契约,赢得做人的尊严,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