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成功的资本全集
10916100000053

第53章 相信自己

不是因为某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先失去信心,所以某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高尔基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信心,沉浸在生活当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信心,就非常容易被颓废和绝望的情绪所困扰,甚至会因此而毁掉自己的一生。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自信已经成为人们成就伟业的先导。具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平庸为神奇,化渺小为伟大,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奋发上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自信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是自信的,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如果一个人缺少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面前都表现出害羞、恐惧的心理,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自知”,意思就是对自身的实力与局限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扬长避短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生规划。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知”似乎仅仅意味着知道自己的不能,总是以人要有“自知者明”为自己推脱,“我不行,干不了”“太难了,我做不来”等。这种消极的言辞,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暗示,一次次无形的自我打击很容易“弄假成真”。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就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做过一项实验。他把100名医学院的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分配给第一组红色胶囊包装的是兴奋剂,第二组则分配给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静剂。实际上教授来了个偷梁换柱,在两组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两组要吃的药调包了。结果是吃了红色胶囊的一组本该兴奋的却很平静,吃了蓝色胶囊的一组本该平静的却很兴奋。由此可见,心理暗示作用能够压制住服用药物后的化学反应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心理暗示作用的力量异常强大。因为意识的妥协会让你在困难面前轻易退缩,你自然也不会为战胜困难而去付出努力。美国的研究机构曾做过一项调查,在一次对美国各地1000人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40%的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身高、体重、长相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有的则对自己的运动天赋和社交能力等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证实,这些人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都不比一般人逊色,只是他们亲手将自己打入“冷宫”。

自信虽说有先天性的因素,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天生我材没有用”的阴影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析自己的长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谨慎,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

成功箴言

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