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势必会面对人们的种种评价,也就是宠辱毁誉的问题。我国古代在讲到如何对待“宠辱”时,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宠辱若惊”;一种是“宠辱不惊”。两种态度,可以导致两种不同结果。“宠辱若惊”就是说一个人受宠的时候惊恐,受辱的时候也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如果自身缺乏修养,一遇到“宠幸”或者“侮辱”就惊恐,那就要大祸临身了。因而,宠辱若惊是失败的一个因素。
“宠辱不惊”其意与“宠辱若惊”则相反,人们不计较宠辱叫做宠辱不惊。这是成功的一个要素。
在唐高宗总章初年,卢承庆担任吏部尚书,负责朝廷内外百官政绩的考核工作。有一位官员监督运输,遇到大风,损失了一批粮食。卢承庆考核时对他做了这样的评定:“监运而损失粮食,考绩为中下等。”这位运粮官容色自若,没申辩一句就退下去了。卢承庆看着他这种宽宏度量,就将评语改为“碰上大风,失粮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考绩得中等。”运粮官听了,既不喜形于色,也没有羞愧之词。卢承庆又把评语改批道:“宠辱不惊,考绩得中上等。”运粮官这种宠辱不惊的修养和雅量,不仅使上司改变了印象,且赢得了好评。
宠辱不惊是从容做人应有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不论是宠还是辱,说到底还是一个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态度的问题,我们不能左右别人内心的想法,因而能够做到的,就只有从容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不同评价。宠,对我们而言不能增之一分;辱,对我们而言不能减之一毫,那又何必太在意呢?因此,宠辱不惊实在是从容的人面对宠辱问题该有的态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当初在传道的时候曾遭遇到他人的唾骂,可是不管那个人骂得有多难听,释迦牟尼仍然心平气和地保持沉默,等到对方骂累了,释迦牟尼才问他:“我的朋友,如果有人送你一样东西,你拒绝了,你说这个东西应当算是你的呢,还是他的呢?”
那个人很不客气地答道:“当然属于他啦!”释迦牟尼说:“那么,好吧,你刚才所骂我的话我也不准备接受。”于是,那个人沉默下来,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发誓以后再也不诽谤他人了。
释迦牟尼把自己的这个经验告诉他的弟子,要他们明白:“一般人遭人辱骂后,总会想要回嘴报复,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那个人总会自食其果的,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污辱到自己。”
当然,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很难。荣辱毁誉对人还是会产生很大的震撼。因而要做到宠辱不惊,就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从容淡定的品质。一些人之所以宠辱若惊,是因为它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如果过于注重“己身”之利,患得患失,那受宠时就会得意忘形,受辱时就会陷入迷乱。如若将荣辱毁誉看得淡一些,逐步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那就会不为宠惊,不为辱悲。功名利禄全抛下,才是真正的从容做人。这就需要在宠辱面前,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逆境的时候要沉着,顺境的时候要冷静。只有沉着,才能化逆为顺,转危为安;只有冷静,才能头脑清醒,以防乐极生悲。
其次,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人生在世,贵在创业。凡创业者,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就是说,在人生之路上,宠辱之事会时有发生。偶尔的失误会招致严厉的批评指责,暂时的成功会赢来一片溢美之词。至于那些因误解、嫉妒、恭维等而招致的不实之词更是家常便饭。在这宠与辱的不同环境中,都应不受其干扰,不为其左右,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穿越坎坷之途,走向成功之路。正如王守仁所说:“若夫闻誉喜,闻毁而戚,则将遑遑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只有常创业于不懈,忘宠辱于身外,才能不戚戚于世,才能宠辱不惊。
这样面对宠辱问题,自然会多一份从容,少一些惊慌。只有做到荣辱不惊,才能不被俗世的毁誉所左右,才能清心静气,过一种简单从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