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唐诗故事
10912200000002

第2章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

骆宾王(公元638-?):唐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为道王府属吏,官武功、长安主簿,人为侍御史,后贬临海丞。随徐敬业在扬州反武则天,代作《讨武曌檄》,一时传诵。武则天见之,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他兵败后被杀,或云投江死,或云落发为僧。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七言歌行,又善骈文,风骨凝练。有《骆临海集》。

咏 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①向天歌②;

白毛浮绿水③,

红掌拨④清波。

“注释”

①曲项:弯曲的脖颈。②向天歌:对着天空呜叫。

③绿水:河水。④拨:分开。

骆宾王从小聪颖,七岁时就能写诗作文。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骆宾王家门前的池塘里有一群白鹅,有意想试试骆宾王的天赋,就指着鹅说:“你能以鹅为题,创作一首《咏鹅》诗吗?”

骆宾王点点头,跑到池塘边。水面上悠游自在的白鹅,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不时用红红的鹅掌拨动着清亮的水波。突然,一只白鹅伸长脖子,响亮地叫了一声“哦——”,其他的鹅就都一齐对天鸣叫。

骆宾王看着此情此景,拾起脚边的一根树枝就在沙地上写了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客人不禁拍手叫绝:“好一幅形象、生动的白鹅戏水图呀!”

从此,骆宾王“神童”的美名便家喻户晓了。

于易水送人①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②,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③。

“注释”

①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境内。②燕丹:燕太子丹。

③犹寒:还是那样寒冷,指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勇气,千载犹存。

“简析”

战国末年,在易水之滨,曾经发生了一起感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事件。

当时,强秦即将吞并六国。弱小的燕国不愿坐以待毙,以燕太子丹为首的几个人决定刺杀秦始皇而拯救自己行将灭亡的祖国。按照拟订的计划,由荆轲携带樊于期自愿割下的首级和地图,向秦王献礼,以骗取他的信任,然后趁机刺杀他。

临行的那天,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由于这次行动极端危险,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来人都是穿着素白的丧服。大家一边喝着饯行酒,一边想着沉重的心事。忽然,荆轲站起身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时而雄壮有力,使人个个怒发冲冠;时而悲怆哀沉,令听者潸然泪下。歌声一停,荆轲就拉着随从跳上马车飞驰而去。

荆轲的这次行动没有成功,但易水之滨的这场壮举却为无数后人赞叹不已。时隔近千年,骆宾王又在易水之滨给朋友送行。这时候,武则天独揽大权,打击李氏皇族,扶植自己的武氏家族,任用亲信,对官吏进行严酷的统治,激起了广大读书人的不满。以骆宾王为首的一群在政治上不得志的热血青年,正在准备发动一次反对武则天的起义。

抚今思昔,骆宾王心绪难平,乖舛的时运,不断的打击,使他空有冲天的豪气,而无登云的阶梯。他觉得,与荆轲相比,自己的遭遇太不如意,太令人激愤了!

此诗题为《送人》,但并没有叙述离别的情景,实为抒怀咏志之作。

灵 隐 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武则天称帝后,任用酷吏,残暴好杀。大将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当时号称“文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充当幕僚,并起草了有名的《讨武曌檄》。

武则天看了檄文,虽非常气愤,但却很佩服骆宾王的文才,感叹道:“像这样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啊!”

不久,徐敬业的军队被武则天击败了,徐敬业被部下杀死。骆宾王逃走了,一直下落不明。

后来,上面提到的宠臣宋之问得罪了武则天,被贬官到会稽,中途游览灵隐寺时,见此地建筑宏伟,环境清幽,风景秀丽,不禁诗兴大发,低声吟道: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他出这两句后,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了。

“施主,深夜不眠,看样子心事重重,究竟为了什么?”一位老态龙钟的和尚,近前亲切地询问道。

“正在冥思苦想接续不上的诗句。”宋之问答道,随后他把前两句诗告诉了老和尚。

老和尚稍一沉思,道:“何不续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听后,茅塞顿开,当即拜谢道:“晚生抛砖引玉,老方丈的诗造诣真深啊!”

“狗尾续貂而已。”老和尚说完,蹒跚而去。

宋之问受到启示,当即吟成了《灵隐寺》这首五言诗。

第二天,宋之问又把这首《灵隐寺》读了一遍,觉得老和尚吟的两句实在精彩,给整首诗增添了亮色。他连连点头称赞:“此乃藏龙卧虎之地,这位老和尚竟是难得的诗家!”

宋之问要拜那位老和尚为师。当他去寻找老和尚时,僧人告诉他老和尚已经四海云游去了。

“他到底是什么人?”宋之问问。

僧人答:“就是写出名诗《在狱咏蝉》的骆宾王。”

宋之问听后,惋惜得连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