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10908600000010

第10章 白朴创作标志元曲成熟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幼时生长于金代的南京,即河南开封,元初久居真定,即河北正定。其父白华在金代官至枢密院判官。

白朴博学多才,诗、词、曲兼擅,尤以杂剧著名。其散曲“俊逸有神,小令尤为清隽”,尤以超脱旷达的叹世隐逸之作为上,是元代散曲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散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白朴幼年亲历家世荣辱和亡国之难,使他对政治和功利深有戒惧和厌倦之感,故多次拒绝元朝的征召,一生未仕。青壮年时开始漫游各地,并开始创作,中年以后曾游历江南和杭州一带,55岁时徙居建康,过着与诗酒往还、纵情山水的风雅名士生活。

白朴有散曲小令37首,套曲4篇,大多是描写隐逸生活、自然风光和男女情爱、笑傲尘世之作,风格曲词清新秀丽而不失疏放旷达之风,兼清丽、沉雄之长,语言质朴自然,有些小令颇有民歌风味。

受身世和经历的影响,白朴“恒郁郁不乐”,终生都无法摆脱“山川满目之叹”,这也使他的很多作品带有抑郁不平的意味,如[喜春来]《知机》:“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在这些作品中,叹世归隐之作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双调·沉醉东风〕《渔父》: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劲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曲中所写在澄明的秋江上和鸥鹭相与忘机的渔父生涯,表明了作者对现实功名的否定和对遁世退隐生活的向往。然而表面潇洒脱略并不能完全掩盖作者心中的悲愤,“不识字”3字即透出其中信息。

强调渔父的不识字可以无忧无虑,可以傲视王侯,所要表现的正是文人对现实生活的压抑之感。像这一类旷达与悲愤交织之作在白朴作品中屡见不鲜。

白朴在咏史叹世的散曲中反复表达着对功名荣辱的人生态度,如[仙吕·寄生草]《劝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这首小令寄托了作者笑傲功名、借酒言志、寄情于曲的人生追求,蕴含着超然于外而哀叹于内、长醉于形而清醒于心的复杂情感,堪称白朴曲中佳品。又如[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在这首曲中,白朴用典频繁,表达了内心对现实深沉的郁愤和冷漠,也反映了作者一生寄情诗酒,超然物外的生活追求和人生感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漠然处世和淡然功名的思想倾向。

白朴较多涉笔的题材还有写景咏物和男女恋情,其中写景状物散曲共有20首,几乎是其现存散曲的一半。这类散曲富于文采,有清丽淡雅之美。白朴写景咏物散曲是他寄情山水的生活写照,如[越调·天净沙]《春》、《夏》、《秋》、《冬》: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此曲如同一幅描绘四季景致的画卷,曲辞清丽典雅。尤其是写《秋》一曲,意境放旷俊逸,鲜亮明快。

在作者的笔下,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白朴写景散曲多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套曲[双调·乔木查]《对景》最有代表性。通过描写四季景物的循环更替,抒发了作者对人世沧桑、韶华易逝、功名虚幻的无限感慨。

白朴由于长期沉沦于市井,因此写下了很多描写男女恋情的散曲,内容多写女子失欢、相思的情感,他善于将失恋女子的心理层层铺叙,并以一种含蓄的手法揭示出来,如[中吕·喜春来]《题情》: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是间阻越情欢。

在这首曲中,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一个要求冲破封建束缚的少女的形象和心态。“越是间阻越情欢”一句,表现了对生活、情感的独特的感受,很有韵味。

曲中塑造了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情景,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地向对方袒露自己的欲望,于浑俗中流淌着可爱可人的本色。语言执著有力,有民歌小调的风味。

白朴一生致力于杂剧、散曲的创作,在散曲方面,他以诗文入曲,于绮丽中含朴质,清新中蕴豪放,代表了元代散曲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