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争鸣
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代的严刑峻法,日趋完善的法家思想遭到后来帝王将相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排斥。到了汉代,政治统御思想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成为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分水岭。
汉初崇尚“黄老思想”,推行“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使得政治思想家们的观念归于统一,最终推动了儒家“大一统”的历史局面。在此原则指导下,无论是盐铁会议之论,还是富国强兵之术,都贯穿着儒家思想的精神。
那是在秦代时,有个年轻人叫张良。有一天,他路过下邳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年轻人,到桥下把我的鞋捡回来!”张良就跑到桥下把鞋拾上来递给老人。老人不接鞋,伸着脚让张良给穿上。张良看他头发花白,就恭恭敬敬地把鞋给老人穿上了。老人满意地笑笑,说:“你这孩子可以做我的学生。明天早上你还到这儿来,我会教给你点东西。”第二天天刚亮,张良来到桥上,见老人已经到了。老人说:“你比我来得晚,今天不能教你什么了。”第三天,张良天不亮就赶到了桥上,老人还是来得比他更早。张良就这样白跑了3次。最后,张良半夜就来桥上等着,终于比老人先到。
老人很高兴,拿出一部书送给张良,并说,“你读通了这部书就能给帝王当老师了。以后如果再找我,就到谷城山下找黄石公。”
黄石公的这部书就是《素书》,又称《黄石公书》。张良回去后认真钻研,掌握了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各种应变策略,他只用了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帮助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成就了帝业。张良因此官封留侯,去世后,谥号文成侯。
张良一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播此书,他去世后《素书》随葬墓中。
又过了500多年,天下大乱,西晋时期有人盗掘张良之墓,在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此书。书上还有条类似咒语的秘戒:“不许将此书传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虽然有这样的禁忌,但《素书》仍旧流传到了民间。
《素书》很简短,仅有《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6篇。总共有132句、1360个字。
《素书》语言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拨恰到好处。书中共讲了6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阐明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5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及人臣之位。
二是阐明了用人原则。作者依据才学的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3类。是故其无异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者提出了选贤任能,用人不疑等等指导意见,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
三是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包罗万象。
四是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反对短期行为,认为政策必须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这些对于后人有一定的启发。
五是阐述了处世之道。我国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见解,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借鉴。
六是奖赏刑罚,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简单易行,礼之根本,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化人之心化己,当如是也。
《素书》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以此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智能之作。
《素书》虽然只有薄薄一本,却在我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后世称之为我国谋略第一书,智慧之硕果,治人之兵法,成功之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