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全集
10906500000062

第62章 不诽谤,不造谣

每天清洗一次砝码。

——《塔木德》

犹太拉比经常告诫犹太人不可以说别人的坏话,造别人的谣言。用拉比的话说就是:“诽谤能杀死三个人——说者、听者和被谈及者。”

犹太人觉得,诽谤不但能对被诽谤者造成伤害,也能让造谣诽谤的人失去信誉、诚实、道德等等这些品质上的好评。而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更容易让别人看作是无事生非、道德败坏、不辨真伪的人。因为在犹太人心中有一种这样的意识,诽谤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诽谤者更是令人觉得厌恶,为人所不齿。他们大都怀着阴暗的心理,或者是无聊的看客,或者是心胸狭窄的小人,或者是别有用心的狡诈之徒。不管是属于哪一类,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见不得事实。

诽谤者所说的话,威力之大超乎人的想象。比如人们经常说:“流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遇见一大群这样的人,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且对于别人的事情具有十分浓烈的兴趣爱好,尤其喜欢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甚至是无中生有地传播别人的谣言,造成了人们的人格、身心、精神的伤害。这样的人就叫做“诽谤者”。

艾立麦来拉比是村庄里最有权威的指导者,但是他的反对者却诽谤说他将钱私吞了。他们在大街小巷里散播这种谣言,企图使他名声扫地。艾立麦来拉比并没有去辩解,他认为谣言很快就会熄灭的,但是事情并非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管理捐款所得的财物的正是拉比,而谣言所指的钱正是这笔由犹太富人们捐出的款项。

谣言越演越烈,村长和长老们开始商议如何向拉比提出查阅财务支出的账本的要求。因为在犹太人中间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了专管善事的拉比可以知道到底有哪些人受到了施舍,其他人是没有权利的。因为他们宣扬“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这是为了替那些得到施舍的人保密,保持他们的自尊心。而拉比的反对者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

但是,这个时候,村长受到了一封未曾署名的言词恳切的信,来证明拉比的清白。信上说:“尊敬的村长,托拉比的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才能够安定地生活,正因为拉比的慷慨,我才能够过上现在的生活。我再也不用为衣食而担忧,这些都为拉比所赐。所以对于拉比的那些谣言,我认为简直是诽谤!拉比接济寡妇、孤儿,还慷慨的赠送给贫穷的学生书籍和金钱,他为不相识的人操办婚礼,替那些被异教徒作为人质的犹太人交付赎金。”

由于这封信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同,大家都一致认为拉比确实是这样的无私的人。

虽然最终,诽谤将不攻自破,但一向被人敬重的拉比却为无端遭受的怀疑感到了痛苦。由此可见,诽谤的危害有多大。

正因为如此,在面对这明显的恶意诽谤的时候,犹太人想出了几个解决办法。

①正视自我。很多人一旦被流言蜚语缠身就会马上失去理智,变得疑神疑鬼,非要找出诽谤者来不可。而犹太人认为面对诽谤时最先该做的事是正视自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出原因。

当然,所谓流言,肯定有些人会无中生有,恶意攻击,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所要做的是第二点。

②大度宽容。犹太拉比曾经一度遭到一个人的无理谩骂和诽谤,言语极其无耻和虚伪。面对这些,拉比总是心平气和、沉默不语。有一次,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跑来问拉比说:“我这么骂你、诽谤你,你为什么一声不吭呢?”拉比微笑着说:“假如你送别人一样东西,他不接受,那么请问这件东西到底是属于谁的呢?”这个人说:“那当然还是属于我的了。”拉比笑了:“那就对了,你难道还不明白吗?”于是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是在谩骂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诽谤别人了。

由此可见,犹太人对付无理诽谤的方法,就是保持沉默、不理不睬。

但是,有些恶毒的流言可能不会这么简单的就消失的,甚至有时候会因为沉默而变本加厉,或者变异成另一种流言,这个时候,就要学会第三点。

③事实说话。很多时候,有些情况下不能置若罔闻,这个时候就必须出面澄清事实,因为诽谤者说的总是有鼻子有眼,这就叫做恶意中伤。或者还可以用第四个办法。

④诉诸法律。流言的生命力日益旺盛时,那诽谤者就可能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大群。这个时候,即使是摆出事实也无济于事了,因为人们关心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了,大家都将这件事当成了生活娱乐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诉诸法律。

面对诽谤者们的流言,不用害怕,更不要因此而慌了手脚,迷失自己。当然,按照犹太人的观点来看,最理想的是不要有诽谤者出现。因为,毕竟诽谤会造成十分巨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