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10905700000023

第23章 长江会不会变黄河

黄河的形成

长江能否变成第二条黄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黄河是怎样变黄的谈起。黄河和长江一样,同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所起的作用甚至比长江还大。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相距最近处不足1000米。可是,为什么其中的一条却过早地变黄了呢?这主要是由于它们选择了不同流经路线的缘故。黄河走的是北线。从源头流经扎陵湖、鄂陵湖地区时,由于基岩裸露,河水是清澈透明的。但从鄂陵湖以下约20千米处开始,进入泥泞之路,河水混浊泛黄。

这一带属黄土高原区,密布众多支流,气候多变,经常有雨雪风暴袭击,引起山洪暴发。加上人类在此开发较早,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因此,这条大河才变成一条地地道道的黄河。它携带的泥沙在中下游淤积,河床被抬高,成为具有独特景观的地上河,千古黄河由此而生。

黄河的泥沙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大河。据估测,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16亿吨,占全国外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把这些泥沙用载重4000千克的卡车运送,每天装载110万车次,也要一年才能运完。

黄河含沙量之大确实惊人。黄河穿行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草原地区的时候,是一条流速缓慢、水流清澈的小溪。它流出青海草原,汇合大通河、汉水和洮河以后,水量才大大增加。再经过河套平原,到了内蒙古河口镇以下,黄河进入中游。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这里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黄土,且土质疏松,连同它下面的疏松的红土层厚度在100米以上。由于缺乏草木的庇护,所以一到雨季,由于大量雨水的冲刷,许多泥沙就会随雨水进入黄河,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泥河。

长江流域稳定的地貌

长江选择的是另一条不同的南线。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区仅有36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比较集中的地区只有十多万平方千米,其中除去耕地面积,所剩下的水土流失面积同黄土高原那样有50多万平方千米的范围相比,已不算很大。可见,长江上游没有像黄河上游那样产生大规模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