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激扬人生全集
10904300000050

第50章 自己实现目标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深刻地揭示出“化目标为成功”的现实必然性和可能性,它也同样告诉了你所必须采取的具体步骤。

行动是成功之母。

你可以确定你的人生目标,并认真制订各个时期的计划,但如果你不行动,还是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不行动,在这里我们不妨为你设想一下后果,比如说,你想计划去欧洲旅游。

为此,你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十分详细的旅行计划,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阅读自己所能找到的有关欧洲各国的各种资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化、艺术等。

你还研究了整个欧洲的地图,仔细研读了一些旅游指南,并为此准备了旅行的必需品(比如药品什么的),并制订了详细的日程表,而且最后也已经预订了飞往法国巴黎的机票。

总之,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你并没有付出行动。

大约1个月后,也就是你预定回国的日子之后的某日,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位要好的朋友。

朋友问:“此次欧洲之行有何观感?”

毫无疑问,如果你不是自欺欺人地大讲一番梦中的欧洲之行,你肯定回答:“哎呀,我压根儿就没去!”

或许,你还会说出一大堆自我解嘲似的原因。

而你肯定想不到,朋友在听了你那一大堆原因后,已经对你这个人的品性与人生态度了然于胸;或许,他也已经对你为人处世的能力大打折扣了。

试想,今后你的朋友还敢和你合作做任何事业吗?

因为事实上,与其说你是一个思想者,还不如说你是一个只知空想的梦想家。

当然,但愿这只是我们在这里对你的一种设想。因此,你必须牢记: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冥思苦想,谋划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和实践的。

成功目标实现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经过许多波澜壮阔的曲折就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当我们“迂回前进”时,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只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而已,目的地并不会改变。

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在你的有生之年,当“现在就做”的提示从你的潜意识闪现到你的意识中,要求你做应该做的事情时,就应该立刻投入适当的行动,这是一种能使你成功的良好习惯。

这种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它将影响到日常生活及事业的每一个方面。它可以使你迅速完成你不喜欢做的事,它能使你在面对不愉快的问题时,不至拖延,它能帮助你抓住那些宝贵的、一经失去便永远追不回的时机。

拿破仑·希尔在将目标变为现实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908年,年轻的希尔在田纳西州一家杂志社工作,同时又在上大学。由于工作上的杰出表现,他被杂志社派去访问伟大的钢铁制造家安德鲁·卡耐基。卡耐基十分欣赏这位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有闯劲、有毅力、理智与感情又平衡的年轻人。他对希尔说:“我要你用20年的时间,专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然后给出一个答案。但除了写介绍信为你引荐这些成功人士之外,我不会对你做出任何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年轻的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勇敢地承诺“接受”!以至数年后,希尔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试想一下,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20年而不给我一丁点儿薪酬。如果是你,你会对这建议说YES还是NO?如果识‘时务’者,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肯定会推辞的,可我没有这样干。”

在卡耐基对希尔的挑战中就包括了明确的目标——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以及达到目的的时限——20年。长谈之后,在卡耐基的引荐下,希尔遍访当时美国最富有的500多位杰出人物,对他们的成功之道进行了长期研究,终于在1928年,他完成并出版了专著《成功定律》一书。从1908年开始,到1928年完成并如愿以偿,正好是20年。

《成功定律》这本书震动了全世界,激发了千千万万的人去致富或成名。

7年以后,希尔做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与此同时,他又开始撰写《思考致富》,这本书于1937年出版。随后,他又将《成功定律》与《思考致富》两本书加以总结,得出成功学领域著名的17项成功法则,明确的目标正是这17项成功法则之一。而将目标变为现实的步骤是拿破仑·希尔亲身经历所得。

心灵悟语

立刻行动吧!制定目标,变目标为现实,你会发现你离成功已越来越近。而你的梦想,也正在向你招手,只要是向着前方迈进,你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