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激扬人生全集
10904300000238

第238章 心态的开放造就人生的开放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也会有什么样的理想、目标、规划、个性。西方哲学家J·E·丁格曾如此说:“关键的不是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是一种主动进攻的强势心理,也是一种勇于进取开拓的奋斗哲学,一种积极沟通与合作的处世原则,更是一种心胸开拓的生活境界。心态开放,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反之,封闭和保守的心态,则是一种弱势和防守的心理,一种围墙的文化,一种故步自封的被动挨打哲学,这足以使强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使弱者更弱。

开放式心态是杰出领袖在青少年时期的共同性格特征。这是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成才教育的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谷传华所得出的结论。他从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入手,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对象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导致他们能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领袖”个性优势的原因在于心态: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开放的心态,又因为心态的开放,所以他们能够虚心学习、能够与人沟通,能够得人用人、能够对新事物感兴趣并敢于冒险。正是心态的开放促使他们逐渐成为受人敬仰的“创造”型领袖。

有开放式心态的人都有成就欲,总想开拓广阔的事业空间,甚至不乏理想主义色彩。如孙中山早年上书李鸿章希望改革清政府;周恩来少年就敢于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则“少小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他们都有外向型的性格,都由心态开放走向了人生开放。身无分文的毛泽东敢从湖南跑到北京,也敢力排众议带队“落草”井冈山。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搞学生运动,后来推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于敢冒险就更不用多说,他们所做的都是九死一生的事,而且他们都是所在事业的“创始人”。

心态开放,才能导引开放式人生。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世界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过,美国次贷危机,中国跟着感冒发烧;南方发生雪灾,北京菜价跟着涨三成。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联想的总部竟然是在美国,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几乎可称得上世界工厂,中国新经济领域著名的“新企业”背后大都有着海外风险投资的身影。我们也很难去区分商品的国界:一架美国波音747客机需约450万个零部件,这些零件来自6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

开放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时代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全球化和互联化的浪潮,早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使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封闭的中国必须怀着彻底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

在这如火如荼的开放的大潮当中,人们曾经熟悉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果心态不够开放,其结果往往是自酿苦酒:越努力奋斗,路却越来越窄;越主动交际,就越得罪更多的朋友;做很有意义的事情,也一样遭遇很多善良的本应该支持的人的反对。

心态不开放使人不受欢迎。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A君兼容不了多元的价值观,总是看什么都不顺眼,非常愤世,喜欢“指导”别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结果,他“脾气很好,品德很好,为人正直”,却依然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再如B君,不能理解和包容“新人类”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没有办法跨越代沟。因此,他总是对孙子进行“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而且是旧的思路和过去几十年形成的那一套说辞,结果,孙子敬而远之,什么事都不找他,不问他。与B君仿佛仅有血缘关系上的亲情。

心态开放者,通常先有问题再有答案,有证据才有事实,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心态保守者则常常先有立场和结论,先有思维和方法,常常以一元化的价值、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事情,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也许有人说:“我觉得心态的开放与保守,对个人的成功影响很校许多心态保守的人一样非富即贵,一样能够成功,一样可以出国留学。”我们欣赏他敢于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但却并不认同他的看法:心态的开放和保守,当然跟一个人是否出国、是否富贵、是否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相对地说,心态开放者还是远比保守者更容易成功。心态开放者,更见多识广,更能够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更善于与人沟通合作,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成功。退一步讲,即使心态保守的人成功了,更开放的心理也会使他如虎添翼。

心灵悟语

开放人生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开放的人生与封闭的人生,两个视界,两重天地。开放的人生,如流动的清泉,唯有源头活水来;封闭的人生,如死水一潭,终究会变质枯干。只有开放你自己,解放你自己,才能自主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