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鸡汤激扬人生全集
10904300000151

第151章 他人对你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入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嫉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一语的来历,指的就是对别人的帮助,让其形成了依赖,由感激变成了理所当然,以至于最后成仇。

话说,南京的邵建波被称为“慈善狂人”,他捐300万用于慈善事业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披露后,立即接到了一百三十多人的求助电话,有人甚至开口就要100万。某日,十多名索捐者找到有邵建波家中索捐不成,一齐跑到独居的邵母家去吵闹,他们有的说急需医药费,有的说家里困难,开口都是几万元钱。黄老太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开始骂黄老太。其中有人当场大骂老人:“你儿子沽名钓誉,我特地跑来找他帮忙,他躲起来不见,这不是在耍我们吗。”经此一折腾,老太哇地吐了一口鲜血,人就昏了过去。邵建波回忆道,中午我妈打电话问我说:“儿子啊,你在外面出什么事啦,怎么这么多人跑到我家来要钱埃”

邵建波认识索捐者中的蒋某。蒋某曾多次找到邵建波,邵建波看他家庭确实困难。于是答应在自己经营的商场内免费提供给他一个店铺卖服装,并准备给他2万块钱进货,希望他通过劳动赚钱养家。不料蒋某说:“你还不如给我5000元钱吧,我自己去摆摊做小生意。”不料,此后邵建波经常看到蒋某在路边彩票亭买体育彩票,5月6日,蒋某上门又要借2000元钱,邵建波问他5000元钱花哪里去了,他说:“买彩票全部花光了。”

都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道出了人穷的时候一种窘态,或者说是穷人的一种自我解嘲。而如果有人将“穷”作为一种资本向他人索取的话,那很有可能是人格的自我矮化,那已经从经济上的贫穷转变为精神上的贫穷了。还有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君子不吃嗟来之食。如果强行索捐,又与恶讨何异?

我们看不惯那种“理所当然”接受别人的好意时那种不在意,那种好像天下人都应这样给他们帮助的责任态度,更加不能容忍他们在享受帮助时完全没有想到他们身边给多需要帮助的人。

湖南的洪战辉从13岁起,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个年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不能不让人感动。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砥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过的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完全期待别人的帮助,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并且接受的心安理得。竞争,也出现了诸如“啃老族”、“傍大款”之类的人,最近还看到不少各种各样奇特的征婚者,为了走捷径,不惜卖身,征男、女有钱人做婚姻对象,自甘堕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路来,这样,生活应该会更加充实。

当我们关注那些所谓的大事时,我们尤其忽视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爱人,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已经习惯于有他们在身边,习惯于有他们在身后默默的支持,默默的鼓励,默默的帮助,甚至视之为理所当然,当真的有一天失去时,才会发觉一切的重要。

理所当然,一个多么有趣的词汇,给了我们去忘记,去忽视,去不感恩的借口!

心灵悟语

我们真的应该从今天开始就去感恩了,感激身边所有的亲人,感谢他们为我们做出的每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