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10902100000014

第14章 学会换位思考

你曾经被人误解过吗?尤其是当你的好心被别人“当成驴肝肺”时,你是否心灰意冷、万分沮丧?你是否会恨恨地说,真是好心得不到好报,或者暗自里抱怨好人难当呢?

你的委屈可以得到理解和同情,但你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吗?

事实上,你之所以交际或交流受阻,关键在于你对你的交际对象并不了解,尽管他们是你朝夕相处的朋友或者同事。

你能知道你的朋友在想什么吗?你知道同事或上司刚刚所说的话的深层含义吗?你了解父母为你含辛茹苦是为什么吗?坦率地说,你可能似懂非懂,表面懂而实际不懂,有时为了面子还要不懂装懂。

为什么会这样?其主要原因在于你总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并想当然地去理解他人。这种理解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的,但实质是隔靴搔痒,或用一句俗语来表示叫做:木头眼镜——看不透。

要想正确洞悉他人的想法,你必须换位思考。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切身感受出发来考虑问题。从理论上说,换位思考不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态度,它能使你“善解人意”,让你在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好感。

有一个警察叫杰克,每周都会去拜访一个拥有豪华别墅,但却孤苦伶仃的老绅士。每当他来访时,老人都会请他喝茶,他们坐着闲聊,或者就在花园里散一会儿步。有一次的会面令人悲伤,老人泪流满面地告诉杰克,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他必须卖掉他漂亮的房子,搬到疗养院去。

霎时,杰克忽然产生一个疯狂的念头:用一种创造性方法买下这巨宅!

困难太大了,老人想以3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栋房子卖掉,但杰克手中只有4万美元,那么他能否以4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座美丽气派的别墅呢?

杰克开始动起脑筋来。

这时,杰克想起一个老师说的话——站在对方的角度,找出卖方真正想要的东西给他。

他寻思许久,终于找到答案:老人最牵挂的事就是将不能再在花园中散步了。

杰克就跟老人商量说:“要是您把房子卖给我,我们将共同拥有这个地方,我们还会像往常一样共同散步、喝茶、聊天,您看这样好吗?”

听了这话,老人那张皱纹纵横的老脸,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笑容中,充满爱和惊喜。当即,老人就和杰克签订了房产转让契约。

杰克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但真正的赢家却是快乐的老人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换位思维人人都可以做到,它不是一种复杂的技巧,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到。

当你做错了一件事,或是遇到挫折时,你是期望你的朋友说一些安慰、鼓励的话,还是希望他们泼冷水呢?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废话吗,谁会希望别人泼冷水呢?”可是,当你对别人泼冷水时,可曾注意了别人的想法?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注意。

美国《读者文摘》上发表过一篇名为《第六枚戒指》的故事可以很形象地说明换位思考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动。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一位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男性顾客,他衣着破旧,满脸哀愁,用一种羡慕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这时,姑娘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去捡,却只找到了五枚,第六枚戒指怎么也找不着。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意识到戒指是被他拿去了。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把手时,她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有几十秒。

“什么事?”男人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再次问,“什么事?”

“先生,这是我头一份工作,现在找个工作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

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他说:“是的,确实如此。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姑娘。

“谢谢你的祝福。”姑娘也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声音说,“我也祝你好运!”

男子转过身,走向门口。姑娘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到柜台,把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可以说,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我们进行换位思考的时候,当我们真诚地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而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时,意想不到的回报便会悄然而至。

想与做的智慧

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将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有益又十分实用的思维方式。世界上存在的事物总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只是我们很少对它们细心观察。有时,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