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10902100000117

第117章 抛弃自卑思想,抓住生命主动权

自卑感较强人,常常通过牺牲自己的权利而让旁人来证实自己。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差异,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是想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这种人一样”等。这种想法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挫折,使自己更加抑制和自责。实际上,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不必“像”别人,更没有别人要使你“像”。因此,要想不被周围的环境所俘虏,走出自卑,就需要敢于面对挑战,并迎接它、战胜它、超越它。补偿心理学就是自卑心理学的法宝。

什么是补偿心理学呢?补偿心理学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机能)。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个体总有一些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偏差,于是从心理方面寻找出路,力求得到补偿。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往往也就愈大。

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变位),为克服自己处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特征、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变成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受也愈强——而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补偿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月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补偿,最后他成了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自卑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

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地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你努力纠正或者以别的成就(长处)弥补这些不足。这些经历将使你的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不屈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矗

自卑能促进成功,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作为发展自己的跳板。所以,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中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你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想要摆脱自己心理或生理方面带来的自卑感,就要善于寻找运用别的东西来替代、弥补这种自卑意识。一代球王贝利通过补偿心理克服自卑的经历,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球王贝利的名声早已为世界众多足球迷所称道,但如果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超级球星曾经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许多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时间倒退30年。

“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呆呢?”那时的贝利可一点也不潇洒,当他得知自己已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竟然紧张得一夜未眠。他翻来覆去地想着:“那些著名球星会笑话我吗?万一发生那样的尴尬情形,我有脸回来见家人和朋友吗?”他甚至还无端猜测:“即使那些大球星愿意与我踢球,也不过是想用他们绝妙的球技来反衬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们在球场上把我当作戏弄的对象,然后把我当白痴似的打发回家,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因为他根本就缺乏自信。虽然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忧虑和自卑却使他情愿沉寂于希望,也不敢迈进渴求已久的现实。真是不可思议,后来在世界足坛上叱咤风云,称雄多年,以锐不可挡的勇气踢进一千多个球的一代球王贝利,当初竟是一个优柔寡断、心理素质非常脆弱的自卑者。

贝利终于身不由己地来到桑托斯球队,那种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简直无法形容。“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已经吓得几乎瘫软”。他就是这样走进一支著名球队的。原来以为刚进球队只是练练盘球、传球什么的,然后便是当板凳队员。哪知,第一次,教练就让他上场,还让他当主力中锋。紧张得贝利半天没回过神来,双腿像长在别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好像是看见别人的拳头向他击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几乎是被硬逼着上场的,而当他迈开双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奔跑时,他便渐渐地忘了自己是跟谁踢球,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只是习惯性地接球和传球。在快要结束训练时,他已经忘记了桑托斯球队,而认为又是在故乡的球场上练球……

那些使他深感畏惧的足球明星们,其实并没有一个人轻视他,而且对他相当友善。如果贝利的自信心稍微强一些,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精神煎熬。问题是贝利从小就太自尊,自视太高,以至难以满足。他之所以会产生紧张和自卑,完全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只考虑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而且还以极苛刻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这又怎能不导致怯懦和自卑呢?极度的压制会淹没本身具有的活力和天赋。

通过忘掉自我、专注于足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正是贝利克服紧张情绪,战胜心理脆弱的法宝。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正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贝利战胜自卑心理的过程告诉我们:尽量不要理会那些使你认为你不能成功的疑虑,勇往直前,即使明知道要失败,也要去做做看,其结果往往并非真的失败。久而久之,你会从紧张、自卑、恐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医治自卑的对症良药是:不甘自卑、发奋图强、予以补偿。

学会自我补偿,自卑的阴影就不会再将你纠缠。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处境不同,面临的机遇不同,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不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实的感情来创造前程,这就是一个人的成就。所谓成就,无非扬长避短、尽力而为的结果。即使没有成就,没有建树,只要你充分发挥了生命的能量,就享受了成功的人生。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这是才能得以发挥的心理基矗

另外,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的发展离不开失败与成功。由于失败对人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一个人一旦面对失败,该如何自我解脱(补偿)呢?关键是要用理性的态度:

(1)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

(2)注意调整、降低原来不合实际的“目标值”,及时改变策略,再作尝试;

(3)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

(4)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即采取一点“自我调适”“自嘲”之类的精神胜利法。想与做的智慧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许多伟人之所以由磨砺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获得使用生命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