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10902100000106

第106章 用头脑寻找撬起地球的支点

1949年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解放西南四省的战役。

整个西南战役,真正的要害是:阻止胡宗南、宋希濂兵团进军滇西,并逃往国外。为了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周总理使用了“攻心大法”——公开隐藏在胡宗南身边做了十三年副官的熊向晖的共产党员身份,离间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关系。但是,如何把熊向晖的真实身份捅给蒋介石,又不至于引起蒋介石的怀疑呢?

如果利用秘密渠道,军统既然能替胡宗南向蒋介石隐瞒熊向晖的真实身份,自然也能利用职权,阻止让蒋介石知道熊向晖的身份。可是公开宣扬就会打草惊蛇,引起蒋介石的怀疑。

1949年11月5日,张治中作为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团长,到北平同共产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周总理恰恰利用了这个机会,因为张治中虽然已经“投共”,但通过他在国民党的故交旧友,向蒋介石递送一封信,仍然轻而易举。

就这样,在周总理安排的酒宴上,张治中见到了熊向晖。一番介绍之后,张治中大吃一惊,因为他刚刚知道熊向晖原来是共产党员。

果然不出周总理所料,张治中立即写信给蒋介石说了此事。而此时,胡宗南和蒋介石因为战略问题发生了矛盾,蒋介石看到这封信,直接动摇了他对胡宗南的信任,以致四次拒绝胡宗南弃川的计划。

当他意识到自己铸成大错时,立即批准了胡宗南第五次弃川的请求,可是胡宗南集团大势已去。结果,周总理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地摧毁了蒋介石对胡宗南的信任,以致胡宗南的军队遭受了致命的重创。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最有影响的“用力点”呢?

(1)眼光要独到,善于发现有利的关键时机。周总理在西南战役刚刚打响几天这个关键时刻,公开熊向晖的真实身份,就是为了挑起蒋介石和胡宗南的矛盾。

(2)要统筹全局,善于抓住问题关键。像周总理安排熊向晖“亮相”,就是要让蒋介石产生一个印象:给胡宗南当了13年副官的熊向晖,竟然是共产党的人。不管是胡宗南缺乏警惕还是隐瞒不报,这都足以让蒋介石对胡宗南失去信任。所以,当胡宗南要弃川南逃时,蒋介石怎么能不怀疑他的动机,从而阻止他这样做呢?

就这样,周总理统揽全局,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把握住关键点,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快快乐乐上班,轻轻松松下班,但是绝大多数人上班时愁,下班时累。这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找到最有影响的用力点,从而导致有苦劳无功劳。要把工作做好,想轻轻松松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不妨留意一下最有影响的“用力点”。智慧型员工也绝不会蛮干,他们总是能找到这个“用力点”,然后发力。

提起可口可乐,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知不知道可口可乐也曾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二战期间,美国也卷入了世界大战的漩涡。紧张的战事,使可口可乐的经营陷入困境:国内销售情况不佳,国外销路更是一筹莫展。可口可乐之父伍德鲁夫为此忧心忡忡,为可口可乐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忧。

此时,他的一个下属找到他说:“战争在别人眼里是助力,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战争,让它成为我们公司发展的助力呢?”伍德鲁夫恍然大悟,于是他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向国防部的领导提出建议,为了体现对士兵们的爱,将可口可乐成为军需品,让士兵在全世界都可以喝到他们喜欢的可口可乐。

想与做的智慧

人能撬起地球吗?能,只要能给我一个支点。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准最有影响的“支点”:绝佳的时间,绝对有影响力的人物,就能“四两拨千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