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10902100000102

第102章 信念拉长生命长度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成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成村的,人们会说,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子。久而久之,成村不叫“成村”了,“大学村”成了成村的新村名。

成村只有一所小学校,每一个年级一个班。以前的时候,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现在不同了,方圆十几个村,只要与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人们说,把孩子送到成村,就等于把孩子送进了大学。

在惊叹成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成村的“风水”好吗?是成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的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

假如你去问成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成村小学调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说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音乐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为像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又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以前不大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们也都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恶习的孩子都是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家长们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

就这样过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成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不会其他的。

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仍旧一如既往地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村里的人们。

我们常把“信念”看成是一些信条,而它就真的只能在口中说说而已,但是,从最基本的观点来看,“信念”是一种指导原则和信仰,让我们明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信念”是人人可以支取的力量源泉,且取之不尽;“信念”像一张早已安置好的滤网,过滤我们所看的世界。

有一个嗜酒如命、冷酷无情且毒瘾很深的人,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送了,就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犯下杀人罪,目前被判终生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跟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目前也因犯罪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可不一样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不吸毒。

为什么出于同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一次个别的私下访问中,有人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竟然是相同的答案:“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们经常以为一个人的成就深受环境所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绝不是机遇,而是我们对这一切抱什么样的信念。有两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对于未来也因为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自己的想法。于是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的期望,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她还以95岁的高龄登上了黄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

想与做的智慧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取决于他们所持的是何种信念。“信念”是我们生活中行动的指针,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决定我们人生的品质、拉长了我们生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