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挺进浩瀚大漠
10899600000011

第11章 帆板征服撒哈拉

在征服世界上最大最险恶的非洲撒哈拉大荒漠的英雄好汉中,有人使用汽车,或骑摩托车,甚至骑自行车,也有人骑骆驼、骑马,还有人步行、长跑……然而,用帆板在茫茫大漠中探险,却是别出心裁,险上再险——

(一)

1979年,法国33岁的亚尔诺·德·洛思耐,专门设计了一种能在沙地上行驶的新型交通工具。它的形状有点像能在海滨穿行的帆板,一块装有4个小轮子的、2米长的窄木板,上面竖起一张可随意操纵的6平方米大的风帆。利用风力作为行驶的动力,就像帆板运动员站在帆板上,借助风力在浪花上滑行前进一样。亚尔诺把它叫做“沙舟”。

亚尔诺计划驾驶这简陋的沙舟,沿着濒临大西洋的西非海岸,从毛里塔尼亚的滨海城市努瓦迪布南下,凭借这一带强劲的东北信风,在撒哈拉大沙漠上滑行1100多千米,到达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为止。为了保证远征的成功,他事先赶到西非摸清了当地的天气、潮汐、风和沙漠的情况。

一开始,他脚踩在窄窄的平木板上,身体微曲,根据风向操纵着那风帆,可谓是一帆风顺,“飘行”得相当顺利。但是不久“沙舟”就接二连三出现故障:他没看清楚,事先也根本没料到,沿途沙地上长着一丛丛很矮小的带刺的荆棘,它们像是埋着的地雷,等到发现时,已经先后刺破爆炸了16个橡皮轮胎。

幸好旅程的前半段他不是单枪匹马,摄影师弗朗索瓦和毛里塔尼亚军队派出的两名军人陪伴着他,他们驾驶一辆越野车为亚尔诺的冒险远征保驾。轮胎每炸一个,大家帮着修补。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沙丘旁搭起的帐篷里。由于出师不利,他们情绪很坏,弗朗索瓦愁眉苦脸,亚尔诺也没有睡好。沙漠中的昼夜气温相差很大,夜里天气特别冷。

第二天情况变得好起来。亚尔诺信心增强,离开了他的伙伴,独个儿在沙地上一气赶了131千米路。他为周围苍茫的荒野景色,为自己破天荒的冒险壮举,情不自禁地自他陶醉起来。在探险日记中他动情地写道:“他到了一个处女地。这儿没有垃圾,没有噪音,没有人烟,却不使人寂寞。他变成自然的一份子,与她交谈,与她的魅力所倾倒。”

撒哈拉沙漠绝大部分地方没有道路,杳无人烟,陷进去很容易迷失方向。亚尔诺参照太阳的位置、风向和装在沙舟上的指南针,时时纠正前进的方向。

沙漠中旅行最怕遇上沙暴。一股股强烈的旋风从地面不断卷起尘沙和干土粒,在空中打转的飞沙走石,使白天也变得暗无天晶。这时,尽管是紧闭着嘴巴,也会满嘴尘沙,原来有一部分是从鼻孔吸进去的!亚尔诺在第三天就陷进了这样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暴中,整整几小时无法脱困。尾随的伙伴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沙舟底下找到他,而他正用那块帆布,把自己从头到脚遮盖得严严实实。

(二)

第四天,情况截然相反,几乎没风。必须借风才能行驶的沙舟,没有前进几步就无可奈何停了下来。越野车已朝前开去,这天亚尔诺没有人陪同。晚上他把沙舟倒过来,将底板竖地沙丘上,利用风帆搭起一个敞开的临时帐篷。海滩涨潮了,汹涌卷来的潮水把他打得透湿。半夜2点钟左右,他又被一群豺的嗥叫声惊醒。豺的个儿虽不大,却比狼更凶残,吓得他赶紧拿起充气用的气泵,把它们吓跑。

第六天,风仍然软弱无力,不能再等下去了。大部分时间他不得不拉着沙舟徒步前进,就像为河中的船只拉纤一样。这一天,他终于到达毛里塔尼亚的首都怒瓦克肖特,此刻他才走完一半路程。陪伴的两支军队,这时接到返回部队的命令,打这以后亚尔诺再没有车辆陪行,只能一个人在沙漠中闯荡。

亚尔诺在努瓦克肖特休整一天。他消化不良,感觉身子不太舒服。尽管如此,到了第八天早上,他仍然带着5千克食粮、5瓶淡水、睡袋、匕首和备用帆、两个备用胎,总共20千克行李,继续乘风驾舟滑行在大沙漠上。

摄影师弗朗索瓦驾驶飞机,沿着海滩搜索了几个小时,竟然看不见他的踪迹。第九天,亚尔诺依然没有音信。

第十天,还是找不到亚尔诺的身影。弗朗索瓦沉不住气,准备想去外界请求救援了。谁料到第十一天,亚尔诺竟然出现在位于塞内加尔河北岸的罗索镇上,难怪摄影师找不到他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亚尔诺出发不久,由于虚弱晕了过去,苏醒时已是半夜。等待第二天天亮再赶路,然而天亮时风向又不对,他不得不改向朝东行驶,这就偏离了原定的路线。离罗索镇还有170千米路程,他打算天黑以前赶到。可是途中被一个警察拦住,经过解释,才说服他。后来轮胎又出故障。亚尔诺不能再浪费时间,他马不停蹄连夜赶路。这天晚上月光皎洁,沙舟行驶如飞,时速达到60千米左右,接近汽车的速度,所以在第十一天清晨抵达罗索。

第十三天,亚尔诺想尽快结束这次远征。他不顾当地居民的劝告,在涨潮时冒险搭上木筏抢渡塞内加尔河。河上风很大,突然一股上游涌来的激流席卷住木筏,把它迅速推向河口。亚尔诺眼看自己和他的沙舟就要被冲进外面的大西洋中,竭尽全力使木筏搁浅在沙洲上。几小时后,在当地的渔民帮助下,亚尔诺才脱离了困境。

离最终的目的地达喀尔只有200千米了,亚尔诺发疯般地向前疾驶。无论是海滩、沙丘还是风,似乎已不再找他的麻烦。他熟练地操纵着“小舟”,不到6个小时,赶完最后一段路程。成千上万的达喀尔居民惊讶地向他欢呼,向他祝贺。他感慨万分,对自己说,这仅仅是开了个头,他决心要驾驭自己设计制造出来沙舟,穿越世界上所有的沙漠!

“相关链接”

撒哈拉沙漠发现5000年前人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在撒哈拉沙漠一个墓穴中发现了大约5000前的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的骸骨,科学家通过仔细分析研究后,判定现在贫瘠荒凉的撒哈拉大沙漠5000年前曾是一片空前繁荣的绿洲。

芝加哥大学的保罗-赛瑞诺和他的同事,在尼日尔搜寻可能存在的恐龙化石时在一个墓穴中发现了这三具人类尸骨,2005~2006年间,研究人员在这个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就发现了大约200座人类墓穴,同时发现了包括大型鱼类和鳄鱼在内的大量野生动物遗骸。赛瑞诺说:“他们到的地方发现了很多动物的骨头,但它们根本不能在现在荒凉炎热的沙漠中生存,他才意识到撒哈拉沙漠以前可能是绿洲,这些遗骸的主人就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还是绿洲的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这三具骸骨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女子的怀抱中,他们用小小的双手紧紧抱着母亲,其中一个女孩仅11岁大。

“相关链接”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奇观

占非洲大陆几乎三分之一的撒哈拉沙漠,具有一些特有的气候奇观。

①幻雨。沙漠上空有时有冷空气流动,乌云聚集,喜降阵雨。但是由于低空极度酷热、干燥,雨点不到落地就蒸发掉了。人们称它为“幻雨”。

②雨蒸风和沙暴。撒哈拉的沙暴和西蒙风相联。开始晴空万里、骄阳如火,而后天空中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高而不连续,时有时无,这就是“沙漠之歌”。响声之后,沙丘的顶峰开始活动,热空气把沙粒卷入高空,形成巨大的黄色沙粒,顶天立地,旋转不已。太阳由暗红到颜色消失。霎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沙打在脸上,甚至刺破皮肤渗出血来。沙暴把鸡蛋大的石头砍得满地跑,甚至把沉重的驼鞍抛出几百米外。被风暴卷起的沙粒从高空中迅猛地砸下来,使人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每当沙暴时候,穿长袍、缠头巾的当地人,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顶着风,弯着腰,迅速躲避。沙暴一般2~3个小时,有时也能刮上1~2天。

③干雾。当沙漠上空风很小,空气中又布满尘埃的时候,就会出现干雾。这时能见度极低,甚至连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都会迷失方向。所以,撒哈拉人按习惯在道路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垒起一堆石块,作为路标,以防迷路。

④奇怪的“枪声”。沙漠在夏季的中午气温常在50℃以上,沙面温度高达70℃~80℃;然而到了晚上,狂风呼啸,温度可降到0℃。由此岩石热胀冷缩,很容易发生崩裂。住在沙漠的人晚上听到的岩石崩裂声,好似雷鸣,又像战鼓,也像枪声,不了解的人听了确实感到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