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即技巧;“诈”即欺骗。运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他人的信任,或许可获得暂时性的成功,然而用意一旦被他人识破,只会带来更深的怀疑,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之聪明,用一句时髦话说就是智商比较高;用通俗一点的话讲,无非就是脑袋瓜比旁人转得快一些,灵活一些,也可以说是好使一些。
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不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然而,一个人的聪明如果不辅之以德、义,而聪明得过了头,欺诈他人,那就是把聪明用错了地方,变成了“狡诈”,就不会是什么好事了。
韩非子曾有一句至理名言:“巧诈不如拙诚。”古往今来,有多少聪明、机敏、才华出众之人,唯独因为缺少了一点诚信,被自己的“聪明”误了卿卿性命,留下了诸多笑柄,令世人唏嘘不已。
三国时的刘晔就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
刘晔,淮南成德人,字子扬,乃汉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自小天赋异禀,聪敏过人。
汝南人许劭慧眼识人,当时就认定刘晔日后必定可为“佐世之才”。刘晔凡事都比别人见识早、料事准。二十来岁时,便突显出超凡的见识,卓越的才智。
刘晔起先投奔在庐江太守刘勋之下。当时的刘勋拥重兵称霸于江、淮之间,被孙策视为心腹之患。于是孙策使了一个计策,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劝说刘勋出兵外援,攻打上缭。
刘勋得了孙策不少珠宝,对孙策没有丝毫防备之心,很高兴就答应出兵。庐江上下所有的官员纷纷表示赞成,唯独刘晔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上缭虽小,但却城坚池深,易守难攻,旬日而举的后果是使兵疲于外,国内必虚。如果孙策乘这个机会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刘勋哪里听得进这些,硬是兴兵讨伐上缭,结果事情果真如刘晔所料,孙策趁机袭击其后,弄得刘勋没攻下上缭却丢掉了根据地——庐江,赔了夫人又折兵,无奈之下只好去投奔了曹操。
后来曹操占据了寿春,刘晔为其谋事无数,每每克敌制胜。于是曹操将刘晔提拔为司空仓曹掾,授之以心腹之任,每逢疑难之事,必询问刘晔,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刘晔又被封为侍中,获赐爵关内侯,立功无数。
魏明帝即位后,刘晔又被晋爵为东亭侯。刘晔虽然才智出类拔萃、超群绝伦,可是后来却渐渐有点缺德寡义,精明过头,竟然与明帝和同僚们耍起心眼来,弄得既失信于君,又失信于同僚,把上下关系都搞僵了。
话还得从这里说起。魏明帝即位后,诸葛亮多次率领大军攻打魏境,虽然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每次都是令魏损兵折将,疲于守卫。
明帝遂起心举兵讨伐蜀国,他在朝中广泛征求臣僚意见,以便令朝廷内外在认识上形成统一。
诸葛亮素以神机妙算著称,朝廷内外对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多少都了解一二,他们一致认为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不可冒失伐蜀。
因为刘晔曾是魏两朝谋臣,故明帝对他特别亲近和器重,凡事总是习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与明帝商议伐蜀之事时,刘晔非常赞同明帝的观点,支持举兵讨伐蜀国。但是当刘晔出来与朝廷大臣讨论时,却又坚持不可讨伐的观点,反对讨伐蜀国。
在朝中,刘晔可谓是游刃有余,表现得有胆有识,每次谈论军国之事总是有声有色,深得同僚信任。当时明帝有一个亲信大臣杨暨,任中领军,是执不可讨伐意见中态度最为强硬的人,他见刘晔与自己的观点相同,也非常看重刘晔。于是每次一下朝,都会去拜访刘晔,共同商讨如何劝谏明帝慎行讨伐事宜。
当明帝和杨暨谈起伐蜀之事时,杨暨再次恳切地劝谏明帝,讲述不可伐蜀的道理。
明帝责问杨暨,说他是个书生,不晓军事之理。于是乎杨暨就摆出刘晔的观点。明帝起疑,于是在杨暨的建议下下诏让刘晔前来对质。
谁知刘晔前来,任凭明帝怎么问,始终不答话,后又要求单独与明帝谈话。面对明帝,刘晔这样解释:“攻打一个国家是一项重大的、机密的决策,我怎么敢轻易向人说起这件事呢?就连睡觉的时候,我都担心梦话说漏。陛下,用兵之道在于诡诈,任何军事行动都是越机密越好。一旦公开泄露出去,被敌国得知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明帝听刘晔说得比较在理,于是向刘晔道歉。
面对杨暨,刘晔这样责备:“渔翁钓到一条大鱼时,往往必须放长线跟在后,等到确定可以将其制服时再收线取获。帝王的威严,何尝不是一条大鱼?你虽然是忠心为君王,但是为何圣上不采纳你的计谋?这其中之理你应该仔细想一想。”杨暨也觉得他说得在理,于是向其道歉。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久,终于有人觉察到刘晔的叵测居心,于是对明帝说:“刘晔这个人已经不太可靠,尽擅献媚迎合、挑拨离间之事,恐将误国。如若陛下不信,大可与刘晔谈话核实一下。陛下用反意问他,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意思相反,则证明他与陛下圣意相一致。反之则可见其迎合之情。”
明帝依其言而行,果真发现了刘晔的迎合之情,就此疏远了刘晔。于是刘晔渐渐精神失常,后忧虑而死。
于是《傅子》中有这样一句评论:巧诈不如拙诚。
的确,刘晔的聪明智慧和权术计谋是无可匹敌的。如果他坚守道德大义,将诚信作为行动的准则,有谁能够超越他!可惜他只是施展才智,而不重诚信,所以既失君王宠信,又遭群臣疏离,最终是害了自己!
刘晔的教训发人深省。为人处世,固然需要一定的计谋和策略,但必须是在诚信的前提下。抛弃了这一前提,那就是巧诈,终会招致负面效果,自食恶果。而拙诚则不然,较巧而拙,但有诚,故可取信于人,立信于天地。从这一方面来讲,巧诈不如拙诚。
秦西巴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
话说有一回,孟孙偕同秦西巴打猎,捕获一只貘,于是让秦西巴拿回家。秦西巴看着母貘远远地一边跟着一边哀叫,十分不忍心,擅自放了貘,后禀于孟孙知。孟孙大为光火。
一怒之下,孟孙放逐了秦西巴。然而一年后,他却又召回秦西巴任太子的老师。旁边有人不解:秦西巴擅作主张,对君王是有罪的,何故现在却又将他任命为太子傅?
孟孙答曰:“此人不忍心猎杀一只貘,是敦厚;如实禀报于我,是赤诚。这样一个敦厚赤诚之人又怎么会加害我的儿子呢?”
所以说,巧诈虽然可逞得一时之能,却终究如悬一线,朝不保夕。唯诚才是恒久的处事、立世之道。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背景,莫不是此理。
竞争激烈的职场,更是一个重视诚信的地方。
徐某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负责协助S区经销商做好当地的销售工作。
S区的销售工作并不好做,而公司每个月的销售任务又很重,因此徐某压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在该公司,业务员的销售业绩直接与工资挂钩,只有完成业绩才能拿到全额工资,否则每个月的工资只能拿八成。此外,每月的销售任务能否完成,还与经销商的销售任务完成与否密切相关。
月末,徐某看着经销商的大量存货,一筹莫展。忽然,徐某灵机一动一个想法在脑海中出现……虽然他知道这样做有违诚信,但为了工资也只好这样去做。
于是,徐某与经销商串通好,谎报销售业绩。人算不如天算,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就能瞒天过海,岂料月底的时候,销售部的经理亲自到下面视察市场,看到了经销商的库存,发现了徐某销售报告的猫腻。而徐某,月底不但没有拿到全额工资,而且很快就被公司开除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欺骗再巧妙,终有被揭穿的时候。所以,职场中人应该明白:巧诈,百密总有一疏;唯有坚守诚信,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陈凌大学毕业后,过关斩将应聘到一家大企业工作,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可没多久接踵而至的烦恼就令她不知所措。原来,办公室有个与她同时进入公司的女孩林悦,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能说会道,在公司深受大家欢迎。而陈凌性格比较内向,只习惯于默默做事。因此,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林悦无疑是最有人缘的人。平时有什么繁重的活儿,领导总是安排给陈凌,而给林悦只是安排点象征性的小活儿。
一次,公司领导安排陈凌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文案。陈凌在办公室想了整整一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创意,并将之输入电脑。这时,林悦不经意地问她文案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时,陈凌毫不设防地一股脑儿将文案构思和盘托出。
第二天,当陈凌将自己设计的文案交给领导时,领导看都没看:“林悦已经将她设计的方案送来了,创意很好。你要多向她学习!”
陈凌扫了一眼林悦设计的文案,如遭五雷轰顶——那个文案居然完全是自己文案的翻版。陈凌强忍心头的怒火,出了办公室就找到林悦理论。而林悦却笑着说:“你怎么证明是我抄袭你的文案?我还没有说是你抄袭了我的呢。”几句话,噎得陈凌哑口无言。此时,领导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了她们两个的争辩,于是就让她们两个将各自的构思说出来。结果,狐狸不得不露出了尾巴……
诚信,既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也是一种素质、一种智能、一种人生态度。违背诚信的行为,虽可得意于一时,然终难逃败露那一刻!彼时,纵是悔之亦晚!
巧诈不如拙诚。
E非常诚实,是ST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在某一个月末发放工资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工资多出了500元,也就是比他正常出工的天数多出了10天的工资。
换作是别人,也许会喜滋滋地默不作声。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多出的钱取出来,第二天主动找到财务部进行核实。原来,是财务部统计工作日的时候不小心看错了,多给他计了10天。于是,财务部收回了那500元。
事后,同事们得知了这件事,纷纷骂他傻:到嘴的鸭子居然放生了,简直是笨到家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置可否地一笑而过。
后来,ST公司高层因为这件事注意到了他,也鉴于他平时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表现,对他十分赞赏和信任,不久就升他做了公司主管。
可以说,E将500元主动送回公司财务部,他失去的是500元,得到的却是再多钱都无法买到的信任。正是这种被大家斥责的拙诚,为他奠定了职场晋升的基础。
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尔虞我诈无处不在。一些自诩聪明的人甚至还打出了“老实人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不学狐狸混不开”等等自以为是的口号,将狡诈、欺骗视作“聪明”、“有本事”。
诚信的人越来越少。一些昧着良心行骗的人甚至还对奉行诚信的人反唇相讥,大肆戏谑,斥之为“傻瓜”、“不开窍”。
奸诈就是聪明?诚信就是傻瓜?非也!
如同万事万物都需要支撑一样,为人、立业都离不开信誉的支撑。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诚信是建立信誉的前提、长久立世的基石。
虽然诚信可能在某些时候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甚至是灾祸,但是,不可否认,所有人都喜欢同诚信的人打交道,跟诚信的企业做交易。试想,一个表里不一、口蜜腹剑的人,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吗?当一个人的谎言被揭穿,他丧失掉的就是任何宝贵的东西都无法换得的信任。投资诚信,虽然可能不会令我们在物质方面变得富有,却能够帮助我们赢得任何物质也无法换得的尊敬和荣誉。
如同万有引力定律不可违背一样,诚实也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自然铁律。只有诚实才能取信于人,赢得信任。
政者信,国家才能强盛;农者信,生产才能发展;工者信,产品才能保优;商者信,生意才会兴隆……一切皆离不开诚信!
那些生活中总把自己看作“智多星”,而把别人当做“糊涂蛋”,动不动就耍心眼、使手段,以诈牟利的人,最终只能沦落到人人厌恶的境地。
取巧于一时,终难行久远、成大器;诚信分分秒,终享一世裕。
诚信是发自内心的禀赋。信誉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是一个人的最大资本,是诚信的基本条件和保证。
毁掉信誉很容易,但毁掉信誉后要再次建立却很难。一个人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信誉,可能会因一时的失误而毁损殆尽。
信誉是一个人一生的标志和护身符,需要用一生一世来珍惜,需要靠一举一动来呵护,靠时时刻刻的诚信来维持。
信誉是一种彼此的约定,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能帮助我们打开事业成功的大门。如果我们能好好地利用它,它将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资本。当信誉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之后,就可以把握成败,甚至创造历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誉是做人的信条,诚信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