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058

第58章 晏子二桃杀三士

适用作文主题

智谋。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员勇士。三人以勇猛无敌、力大无穷而闻名,号称齐国三士。

但这三个人都恃宠自傲,态度傲慢无礼,胡作非为。宰相晏婴深以为患,就对齐景公说:“我认为贤明君主手下的将官,应该明白君臣的礼节,懂得上下的规矩。这样,在国内才可以避免暴乱,对国外才可以阻挡敌人。可是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人,既无君臣之仪,又无上下之礼,傲慢狂妄,破坏法纪,因此他们是危害国家的人,不如趁早除掉他们!”

齐景公为难地说:“他们三人武艺高强,怎么办呢?”

一天,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晏婴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他们。晏婴说:“园中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传令派人去摘。不一会儿,六个桃子献上,个个硕大新鲜,香气扑鼻。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一人一个金桃。接着齐景公赐给叔孙蜡与晏婴每人一个金桃。

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说道:“请君王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自然明白晏婴的意图,于是传令下去。

公孙捷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我曾在虎口中救出国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金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我杀鼋护主。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齐景公说:“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徐国国君俯首称臣,郯国、莒国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金桃熟了,再请您尝了。先喝酒吧。”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受如此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心得

微不足道的桃子,被赋予了无尚荣誉象征。二桃为三士所分,以最小的代价,造成了最大程度的客观和主观意义上的不平等,使得二枚桃子由绕指柔化为百炼钢,五步之内,足以夺人性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晏子的智谋,可见一斑。

智力猜猜看

公孙先生在马车上套了一匹马赶路。走了一会儿。他又给马车套上另一匹马。但两匹马拉车的速度不但没有一匹马快,而且即使两匹马猛拉也拉不动这辆车。

这是不是很奇怪的事?

答案:第二匹马是向相反的方法拉的,两匹马力量抵销,所以拉不动车。

名言

得智慧和得聪明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高于黄金。

——〔古希伯来〕《旧约全书·箴言》

智者顺势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春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