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004

第4章 屈原悲愤投江

适用作文主题

爱国、真理。

屈原(约前340~前278年),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初辅佐怀王,做过司徒、三闾大夫。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被革职流放。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志向,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人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渔父听了这番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更加佩服屈原了。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在公元前278年阴历五月初五那天,他得知秦国攻占楚国都城,悲愤欲绝,于是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里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渔父希望江里的鱼儿吃了筒子里的米,别再伤害屈原的尸体。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着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用生命、情操和满腔抱负,谱写了大量优秀的诗篇,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四大名人之一进行纪念。

心得

尊严相信真理的光芒,因为真理像草那样的质朴无华。又正是这种质朴无华的真理,使世界上所有丑陋和荒唐的事物,在它的阳光下原形毕露。

生活温馨提示

酒、咖啡、浓茶、辣椒、生姜、大蒜、韭菜、狗肉、羊肉、鸡肉、香菜、芹菜等辛辣温热和能起兴奋作用的食物,会使胃肠燥热内积,津液不布,燥屎结滞。因此,不宜多吃,特别是浓茶中,含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的分泌和蠕动,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若便秘者大量饮用,则可使症状加重。

名言

祖国比什么都贵重。

——〔苏〕高尔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