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022

第22章 爱国“匹夫”顾炎武

适用作文主题

执着、爱国、信念、理想。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出身于乡宦之家,6岁开始读书学习,从小就有远大志向。14岁时,他就参加了除旧革新的社团——复社。

1645年,清兵攻占了南京。顾炎武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不久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临终前,她对顾炎武叮嘱道:“你千万不要做清朝的臣子!”顾炎武流泪答应。从此,他伪装商人,四处奔走,联络沿海的抗清力量。

清朝进士叶方恒为了吞没顾炎武的家产,勾结顾家的仆人陆恩告发了顾炎武,顾炎武于是处决了陆恩。叶方恒又与陆恩之婿勾结绑架顾炎武。所幸有好友与当地官府有旧,代为说项,顾炎武的案子才移交官府审理。当事情危急之际,好友归庄计无所出,只好向钱谦益求援。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顺治初曾任礼部右侍郎,是当时文坛领袖。钱氏声言:“如果顾炎武是我门生,我就方便替他说话了。”归庄不愿失去钱氏这一有力援手,虽然明知炎武不会同意,还是代炎武拜谦益为师。炎武知道后,急忙叫人去索回归庄代书的门生帖子,而钱谦益不给。便自写告白一纸,声明自己从未列于钱氏门墙,托人在通衢大道上四处张贴。谦益大为尴尬,解嘲道:“这人忒性急了!”炎武耿介不阿的性格于此可见。

在北方20多年的艰苦岁月里,顾炎武足迹遍布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一年之中有半年住在旅店里。他与20多位朋友在雁门以北的地方建立秘密活动据点,坚持反清。后来,他定居在陕西华阴。

50岁以后,顾炎武集中精力撰写《日知录》,阐述他的思想和观点。他在日知录中有一句名言是:“天下兴亡,匹失有责。”表明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心得

执着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不朽的信念。只有具有这种信念的人,才能在正义与理想的感召下不懈奋斗,闪现高贵的忠毅之光。

脑筋急转弯

什么鬼整天腾云驾雾?(答案:烟鬼。)

名言

爱国主义毕竟是可敬的——永远是可敬的,永远是高贵的——它有权利昴起头来,傲视世界各国,毫无愧色。

——〔美〕马克·吐温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美〕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