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156

第156章 铁杵磨成针

适用作文主题

坚韧、毅力、坚持、努力奋斗。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10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

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好玩的习惯,因此不用功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后,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烦心起来,便到野外去游玩。在一条小河边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用力磨一根大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惊奇极了,说:“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笑说:“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受此启发于是下决心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

心得

铁杵磨成针,已经与“愚公移山”一样成为一种锲而不舍的象征。它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激励后人,只要有恒心,有韧性,你的理想就能成功。生命的要旨也正在恒心二字上,有足够的恒心为理想奋斗,生命才不至于彷徨与失落。

趣味智力测验

“一、二、三、五、七、千”,各添上同一个字,成为另外六个字。请你试试看。(答案:各添一个“口”字,成为:“日”、“旦”、“亘”、“吾”、“电”、“舌”六个字。)

名言

凡人读书,必须专心致志,不出户庭,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便可立些根本。

——〔明〕吴与弼

贵有恒,何必三理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中〕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