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147

第147章 行为世范的陈寔

适用作文主题

德高望重、高尚风范。

东汉时,有个叫陈寔的人,性格忠厚耿直。在担任太丘县令期间,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

他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厚,善于以德感人,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一天晚上,陈寔发现自己的住室里有个小偷躲在屋梁上,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把子孙们叫到跟前,严肃地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防止走上邪路。干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躲在梁上的小偷句句听得仔细,羞得无地自容,跳下来连连向陈寔磕头、认罪求饶,陈寔仔细盘问,方知连年欠收,生活贫困,他才当了小偷。陈寔看他不象个坏人而且确有悔改的决心,就送给他两匹绢,叫他作本钱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那人拜谢而去。此事传开,成为民间美谈,太丘县很长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从此梁上君子成了一个典故,成了窃贼的代称,人们把陈寔送给小偷两匹绢的事,称作“陈寔遗盗”。

陈寔的六个儿子都很贤德,尤其是长子元方,四子季方。兄弟俩秉承父亲的品德学问,受到人们的好评,人们把陈寔和他的两个儿子称为“三君”。

当时,因为宦官专权,经常有冤案发生。陈寔有许多朋友也被捕入狱,陈寔对此深感不平,就自己跑去要求囚禁,并嘱咐两个儿子在他入狱后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元方和季方听从父亲的话,从此就闭门谢客,不再与人来往,每天在家里发奋读书、写作。他们两人在这段时间写出的《陈子》一书,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不久,陈寔被赦获释,他拒绝继续当官,在家休养,元方和季方也在家侍奉父亲。

陈寔逝世后,谥号为“文范先生”,意为: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心得

道德的准则是律己,道德的效果是感化。我们生活在社会里,只有有益于社会的事对于我们才是好的。一个独善其身的人可能是饮食有节、信心虔诚,他也许穿的是一身破纳衣,那么他可能是圣徒。只有他做了一些善事,别人都受了惠的时候,我才能称他道高德重。

脑筋急转弯

太阳高照,为什么只有小可全身湿淋淋的?(答案:因为他正在游泳。)

名言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德〕歌德

达到完美,不在已无可增添,而在已无可裁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