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145

第145章 牟融讲经

适用作文主题

分清对象、办事方法。

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述道理,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非常不理解,牟融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而对佛经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作解释,不就等于白讲了吗?”

牟融向他们讲了“对牛弹琴”的故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身临其境。

有一天,阳光明媚,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虽然他弹得十分认真,琴声也优美极了,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

公明仪不乐意了,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

于是,公明仪重又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停止了吃草,坚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

儒家学者这才明白了牟融的用心。

心得

现代社会,有些人办事没有针对性,不依据具体的对象来谈论问题,最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受到了别人的嘲讽。

谜语猜猜看

上一半,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两头寒,中间热,一天一夜转一圈。

谜底:地球

名言

行远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中〕《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