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10892500000126

第126章 诚实的小进士晏殊

适用作文主题

严以律己、克己自勉、刻苦勤奋。

北宋年间,考试举人颇为严格,它沿袭的是古人的考试制度。地方考试选拔秀才,经省考试,佼佼者可中举人,再经皇帝殿试,优秀者得以成为进士。有些读书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读,最后也只能考取个秀才。

公元995年,晏殊出生在临川(属江西抚州),自幼聪明,遍读诗书,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是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进士。

小晏殊中了进士非常高兴,但他知道自己这个进士是破格的,没有参加过省级选拔举人的考试,所以他向皇帝提出要求补考。晏殊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进士,于是宋真宗满足了他的要求,出了题目考他的诗、赋、文。这是参加殿试前,必须合格的科目。

晏殊对自己要求严格,试题发到手中,晏殊看到有的是自己平时做过的,就说明情况,还要求皇帝重新命题。他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接受皇帝的选拔。宋真宗非常高兴,委派他为秘书省正字,还让他在秘书阁读书。秘书阁是皇家藏书的地方,那里有读不完的书。晏殊觉得自己得中进士,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更多的时间读皇家藏书。

不久,真宗皇帝派晏殊到太子的东宫去做官,实际是陪同太子一起读书。古时候在东宫太子那里任职的官员,一般都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有一定阅历、上了年纪的人,这样可以带领太子好好读书,将来太子能成个有作为的皇帝。如今皇帝派十四岁的晏殊去陪太子读书,两个孩子在一起,岂不要游玩逗趣,影响学习吗?为此有些官员曾提出反对意见。宋真宗却说:“晏殊是个人才,但更是用功学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放在那里是不会肆意游玩的。我觉得他同太子一起读书,定能互相共勉,共同提高。”

果然,晏殊到太子东宫后,他正直的品格和刻苦勤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太子,从此以晏殊为榜样,勤学苦读。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他接位后,委任晏殊为宰相。

晏殊不仅懂得治国之道,还是北宋的著名词人,他的词文大多已散失了,但他所写的《浣溪沙》词牌中的佳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心得

诚实是待人处世的绝妙法宝。

虽然对人诚实,你可能付出一定代价;但日后你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得多。

谜语猜猜看

一对黑母鸡,吃泥不吃米,下雨吃个饱,晴天饿肚皮。

谜底:胶鞋

名言

圣人之道无他,至诚而已。

——〔中〕元好问

欲当大事,须是笃实。

——〔中〕魏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