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工农运动迅速发展,预示着全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1925年,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已有工人80万,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3。上海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这里有主要由英国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国的租界,日、英等国在这里开设了许多工厂,残酷地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民族矛盾一直异常尖锐。
1925年2月,日商内外棉八厂工人因为日本监工殴打中国女工而罢工,迅速导致21家日本纱厂的3万名工人总罢工。这次斗争取得胜利,给了全国工人很大的鼓舞。5月1日,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共产党员林伟民、刘少奇为正副委员长。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激起群众的无比愤怒。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多次开会研究对策。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学生和工人在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
到了30日那天,2000多上海学生在公共租界举行援助纱厂工人的街头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暴行。英国巡捕在南京路逮捕了许多游行的学生,关在巡捕房里。接着,上万群众聚集在南京路英国巡捕房前,要求解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英国巡捕突然开枪,向密集的群众射击,当场打死学生、工人13人,伤者不计其数。当场牺牲的烈士中有上海大学学生、共产党员何秉彝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以后几天,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民众的事件。
这些事件激起了全上海以至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多少年来深埋在中国人民心里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6月3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6月11日,上海举行群众大会,到会的有20多万人,集会的群众向帝国主义提出:撤退驻沪的英、日海陆军,取消领事裁判权,惩办凶手等条件。斗争持续了3个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发展。随着运动推向全国,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如云南、广西、安徽、福建等。党在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
为了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苏兆征领导香港工人罢工。香港的英国殖民当局唯恐香港也发生罢工,便派出密探,到处活动,搜捕工人领袖,还张贴出禁止罢工的布告。布告中有一段话写道:“上海事件与本港无关。工人应安心乐业,不得妄动,妄动者严惩不贷。”
英方的恐吓没有任何作用,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工人首先起来罢工。紧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会随即响应,工人也开始罢工,并成立全港工团联合会。15天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25万人。
从6月下旬起,从香港到广州的水陆交通显得特别繁忙。一船一船乘的是工人,一列车一列车乘的也是工人。奇怪的是,有那么多的工人去广州,却没有从广州去香港的。到7月7日,离开香港的工人已超过20万,其中到广州的有10多万人!原来他们是以这种方式参与罢工。
罢工一开始,香港总督史塔士马上采取了强硬措施:一方面在香港宣布戒严令,逮捕了几十个工人领袖,一方面禁止粮食运往广州,企图造成广东的缺粮,向广东革命政府施加压力,甚至派军舰在海面上来往巡逻。
6月23日下午,一部分回到广州的香港罢工工人和广州的工人、农民、学生、士兵共10万人,在广州举行大会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广东革命政府所属机关这天停止办公,所有工作人员参加游行。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等都亲自参加,并率领黄埔军校师生和校军2000人参加游行。
广州沙面租界当局闻讯后如临大敌,赶紧堆积沙包,装置电网,布置军警架起机枪。下午2时40分,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附近的沙基桥时,英国领事杰尔逊竟下令开枪。躲在沙袋工事后面的英国军警对着密集的游行队伍,发射出一梭梭罪恶的机枪子弹。游行群众当场被打死50余人,重伤100余人。这就是骇人听闻的“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发生后,广州革命政府立刻宣布同英国经济绝交,并封锁出海口。为了还击港英当局,香港和沙面工人在广州举行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对香港英帝国主义实行罢工、封锁与抵制相结合的政策。广州革命政府对这次罢工采取支持态度,每月资助罢工委员会经费1万元。省港罢工委员会由共产党员苏兆征担任委员长,下设武装、纠察、审判等办事机构,处理罢工工人的一切事宜,对香港实行封锁。但是,罢工工人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广东的出口贸易本来有许多是经过香港的。省港之间交通断绝后,广东的经济也发生了困难。于是,罢工委员会和广东政府一起规定:除英国外的船只,可以不经香港直接驶来广州。接着,美国、日本和别的一些国家的商船,都开到黄埔来,平均每天有40几艘,因为运货速度太慢,罢工工人还专门造了一条公路,取名为中山公路,把货物从黄埔运到广州。
罢工时间一久,工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困难。这么多人无法买木板,只能睡在水泥地上。天冷了,只能在地下铺一张装货的草包,两人共盖一条又短又薄的棉被。生病的很多,还有不少工人病死了。但是,全国各地人民、广东政府以及华侨纷纷捐款支援,使罢工工人还是坚持了下来。
香港是一个四面都是水的小岛,吃的东西很多要靠广州供应。码头工人罢工,广东又进行封锁,内地的肉食蔬菜运不过来,结果猪肉、鸡蛋拼命涨价,英国人喜欢吃的牛肉根本看不见了。食品市场空无东西,和街上堆满的垃圾、粪便形成对照,以繁华著称的香港成了“饿港”。海员工人罢工后,船只不再进港,船坞废弃了。货物运不进来,商店也纷纷歇业。东西买不到,社会秩序大乱。大家又称香港为“死港”。至1925年12月,香港交易所不得不承认,因罢工造成的损失已达6250万英镑。
面对这种局面,香港总督史塔士还想采取鸦片战争时的办法,用武力进攻。他特地公开召开一次所谓“公民大会”,以大会的名义电请英国政府派军队来镇压罢工。但是,这时的形势已经和鸦片战争时代的形势不同了。最后史塔士任期未满,就只得灰溜溜地下台,让位于新上任的总督金文泰来收拾残局。
省港大罢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前后坚持了1年4个月(16个月),直到1926年10月才告胜利结束,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这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彻底的革命精神。它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有力支持了广东革命政府,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