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家训(第二卷)
10890000000006

第6章 萧纲家训

“撰主简介”

萧纲(公元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三子。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率叛军攻破台城,梁武帝死,他即位。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为侯景所破并幽禁,后用酒灌醉,用土囊压死。为太子时,常与文士徐摛、庚肩吾等友善,以轻靡绮艳的文辞,描写上层贵族生活,时称“宫体”。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萧纲不仅是个皇帝而兼学者、诗人、文学家,而且对儿子大心的学习十分重视,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下面着重介绍他的《戒子当阳公大心》以飨读者。

戒子当阳公大心

“原文”

汝年时尚幼,所缺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译文”

你年龄还小,所缺的是学习。可以长久地大有用处的,就是人的学习吧!孔丘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冥思苦想,却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哩。”人不学习,如同面对墙壁站立,一无所见;又如猕猴戴着帽子,虚有其表,这是我所不赞同的。做人的道理与写文章不同:做人先要谨慎持重,写文章却必须不受约束,活泼跳荡。

“评析”

《梁书》说萧纲“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萧纲也自称“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萧纲成为学者、文学家,是和他自幼以来长期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分不开的。在《戒子当阳公大心》一文中,他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认为学习是可以长久地大有用处的,这实际上是他切身经验的总结,因此他憎恶和反对那种不学习而虚有其表、茫然无知的人。他教育儿子“做人先须谨重”,这和他平日的为人是一致的。这篇家书篇幅不长,内容却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