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家训(第六卷)
10889700000006

第6章 王守仁家训

[撰主简介]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又称为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治)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宁王“宸濠之乱”,被封为新建伯。明武宗、明世宗时,曾任兵部尚书。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主张以心为本体,创“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学说。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流传至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为人应努力立志求学

[原文]

近闻尔曹学业有进,有司考校,获居前列,吾闻之喜而不寐。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勉之,勉之!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吾维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习俗移人,如油渍面,虽贤者不免,况尔曹初学小子,能无溺乎?然惟痛惩深创,乃为善变。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吾尝有《立志说》与尔十叔,尔辈可从抄录一通,置之几间,时一省览,亦足以发。方虽传于庸医,药可疗夫真病,尔曹勿谓尔伯父只寻常人尔,其言未必足法;又勿谓其言虽似有理,亦只是一场迂阔之谈,非我辈急务。苟如是,吾未如之何矣!读书讲学,此最吾所宿好。今虽干戈扰攘中,四方有来学者,吾亦未尝拒之。所恨牢落尘网,未能脱身而归。今幸盗贼稍平,以塞责求退,归卧林间,携尔曹朝夕切磋砥砺,吾何乐如之!偶便,先示尔等,尔等勉焉,毋虚吾望。

——节录自《王阳明全集·书示四侄正思等》

[译文]

最近听说你们学业有所进步,经官吏的考查审核,成绩获得了前列。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睡不着。这是我们一家的好消息。能够承继我们读书世家的人,就在你们这些人中间啊!继续努力,继续努力!我不仅仅希望你们只取得高官显爵,使自身荣华,家庭显赫,像社会上风俗所崇尚的那样,以夸耀于市井小儿。你们应该把仁爱礼义存于内心,把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作为根本,把做圣人贤人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务求给前人增光,为后人造福,这样就可以了。我小的时候就失去求学的机会,没有老师朋友的帮助,现在已到了中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你们应当借鉴我的过去,及时努力,不要留下他日后悔的事,像我现在一样。习惯和风俗改变人,就像油污沾在脸上难以除去,就是贤人也不能幸免,何况你们这些初学的孩子,能不沉迷不悟吗?然而只有彻底警诫自己,刻苦地勉励自己,才能变好。过去有人说:“脱去平凡和浅近,才能向高处走。”这句话的确足以警示,你们要记住它!我曾经有《立志说》给你们的十叔,你们可以从中抄录一遍,放置在书桌间,时时一一对照检查,也足以从中受到启发。药方虽然从平庸的医生手里传出,药物却可以治疗真病,你们不要认为你伯父只是一般的人,他的话未必足以效法;又不要说他的话似乎有道理,但也只是一些脱离实际、调子很高的迂阔的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紧急事情。如果像这样,我不知如何是好!读书讲学,这一向是我最大的爱好。现在虽然战争纷起,社会动荡,四方来的学者,我也未曾拒绝过他们。只是遗憾自己被杂事尘网牢牢系住,不能脱身而归。现在所幸的是盗贼慢慢平息,可以塞责求退,隐居山林间,与你们朝夕互相研讨,取长补短,互相勉励,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呢!顺便提到这点,先告诉你们,你们要努力啊,不要使我的希望落空。

[评析]

王阳明指出:人应该立志求学,当官不应只是使自身荣华,家庭显赫,荣耀乡里。而应该以仁爱礼义存于内心,以孝敬父母、爱戴兄长为根本,以做圣人贤人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前辈增光,为后代造福。这样才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