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10889300000068

第68章 竹头木屑

“释义”“竹头木屑”比喻人心思缜密,极细小的事情不遗留,或者极细小的东西也不丢。

“出处”此典出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晋朝有一个叫陶侃的人,字士行,晋明帝时,官拜征西大将军。平日做事,必定尽力亲为,对于学问也有很深的研究;军事方面,也有优异的才能,所以当时有人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有一次他督造大船,每天都亲自监督,见到工人锯下来的木屑和截短下来扔在地上的竹头,他都命令收拾起来,并且要求大家将这些废料放入储藏室里。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图,但又不敢问他。

第二年元旦,府衙举行庆祝朝会,恰巧年末那几天下了一场大雪,积雪盈尺,虽然经过了几天的晴天,太阳照晒,府衙门前的积雪还是没有溶化,地上泥泞不堪,非常难走。陶侃便叫人把储藏着的木屑取出来铺在地上,解决了行路的困难。又有一次,驸马都封(官名)桓温要去讨伐蜀地,预先制造了很多船只,船板锯好了,但缺少竹钉,没法把船身装起来,陶侃便叫人把藏着的竹头取出来送给桓温,削成竹钉,于是船便一艘艘地装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