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10888900000070

第70章 因势利导

“释义”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期,奇人鬼谷子收了两个聪明好学的弟子,一个是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急功近利,他只学了一年便离开了,到魏国做了大将。庞涓自知才智不及孙膑,便施毒计陷害孙膑,他把孙膑骗到魏国,斩断了孙膑的双足,囚禁了起来。

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偷偷去见齐使。使者认为孙膑是个奇才,就悄悄把他带回齐国,齐威王很赏识孙膑的才能,任命孙膑为齐国的军师。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五万去救韩国。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挥师去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逼使魏将庞涓从韩国退兵。

庞涓听到齐军攻魏,急忙从韩国撤军。这时齐军已越过国界进入魏国。孙膑又对田忌说:

“魏国的军队一向以凶悍勇猛著称,不把我们齐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会用兵的人,要因势利导,也就是说要顺着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引诱他们中计。”

于是,孙膑下令齐军进入魏境后,第一天造十万人吃的灶,第二天造五万人吃的灶,第三天造三万人吃的灶,以此来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庞涓,诱使他只率领少数精锐部队追击。

庞涓带兵追踪齐军,发现齐军锅灶天天减少,他不知是计,以为齐军逃亡过半,因而滋生轻敌情绪,他留下步兵,只带精锐的骑兵,马不停蹄地追击齐军。

孙膑料到庞涓夜里将要赶到马陵,便在那里作了埋伏,并削去道旁一棵大树的皮,在上面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命令埋伏的军士看到火光一起就放箭。

夜暮刚降,庞涓果然赶到了马陵,他看到路旁有一颗大树,树上好像刻有字,便手持火把往树边走去,他刚扯开树皮一看,立刻就有齐军万箭齐发,庞涓和他手下无一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