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10888800000001

第1章 总论容貌

容貌——识别人的体格与个性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释解】

凡是观人形貌,其姿态以七尺躯体为限度,看面貌则以合阴阳来评断。人的胸腹手足,都和五行相互关联;人的耳目口鼻,都和四气相互贯通。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相互照应、对称,那么就会为人带来福分;若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这样的相就不值一提了。

【点评】

容貌综述

容貌是两个概念,一是“容”,一方面指手足、腰背、乳脐等,一方面指人在坐、卧、行、走等方面显出来的举止、情态、以及言语谈吐、喜怒哀乐等。细分一下,容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指身体的静态表现,二指身体的动态表现,即举手投足。通过容的静态,可以发现人的外在美,可悦人一时之乐,因此会对某人有着美好的印象;通过容的动态,才能发现人的品质和能力。虽然这玩意儿只看得见摸不着,是“有形无质”的东西,但却是鉴别人才的主要依据,虽不易知但可悦人一世之乐。正如你发现了一个美貌绝伦的姑娘,会让你心驰神往,当你用尽心机,终于有机会接近她时,她却同别人吵架,尤如泼妇骂街不堪入耳。那么,你还继续与她交往么?“容”的基础即身体。

“貌”是指头面上的形象状貌,如口、眼、耳、鼻等等的动态与静态显出的个性特征,从广泛的意义上讲,“貌”不仅是指脸部,而是整个头部,包括印堂、下巴等。“貌”本应属容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人的精、气、神主要体现在面部,因此把“貌”单列出来,与“容”相提并论。貌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貌的口、眼、耳、舌、鼻、眉等具体的人体器官,它是貌的物质部分,即基础;二是这些器官表现出来的情态,是脸的精神表现,也属有形无质的虚象。这种动态的貌就是情态。由于情态在考察人物内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后面有专门的论述。古人说面部是“列百部之灵居,通五府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所以人心里的真实想法会从面部表情中流露出来,隐藏得再深的秘密,也能够发现,只要识人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把人的外部形象分为“容”和“貌”两部分,是为了有利于理清鉴别人物这种特殊活动行为的脉落和层次,更好地研究人才。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的根据还是来自经验、阅历,当然也有灵感、直觉等神秘的感觉因素。有时认为某人好或坏却说不出所以然,但事后证明这种凭空的判断居然十分准确,这就是直觉的作用。当然,要是平时多注意在观察人方面积累的话,无论是从逻辑上推论还是直觉的判断,肯定准确性会提高许多。将人的外形特征分为容与貌两方面,其目的也是使考察人物的活动更严谨,更有层次,既能克服泛泛而论的缺陷,也不致流于宿命论。

容貌的美丑天然生成,考察人不以美丑为标准。漂亮的面孔固然让人赏心悦目,用人之道在于才,而非貌。才貌双全,当然好;二者不可得兼,舍貌而取才也。“自古红颜多薄命”是因为人为的占有与劫掠欲望,生在今天的红颜美人,如不自救自助自强,依然存在薄命的悲剧。

人的各个部位,各个感官是与五脏相关联的,如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等,此即医生能够从眼中看到肝脏病变的理论根据。而五脏又与五行相联系,如肝属木、心属火等。五行呢,又与四季有联系,如秋属金、冬属火等。通过这样几次转换,说明了耳目鼻舌、五腑六腑这些人体器官是与四时八节互相感应的,也说明了与西方追求“神人合一”不同的中国古代圣人,是在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他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与现代人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初衷是一样的。具体到人的容貌上,也要遵循“和谐是美”的原则,要求身体的各部位配合有情,包括三停均匀、大小不亏,胸腹手足与耳目口鼻相顾相称。生有如此之相当然不凡,这样才符合自然之理。人虽是万物灵长,但其自然本性和动物属性始终不会消失。比如春天是动物的发情期,而人在春天也容易意乱情迷,乱性、偷情、性犯罪在春天的比例最高,所以“和谐”这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人。

考察人的容貌,总的原则是:相顾相称,则福生。不以美丑长短为标准,更不能以貌取人。具体地讲,古代观人术中有“十美”、“十清”之说,摘录如下:

十美:手掌温软如绵,且眼秀有神,口大能容拳;一身之肉如玉如珠;头圆身瘦;耳后肉丰满,又不脑后见腮;阴囊溢香,皮肤光润,气色长期鲜明;身黑面白,手背黑而掌心白;眼睛清澈有神,嘴唇红润;身材短小而声音清晰宏亮;眼有夜光,黑暗中能视物;胡须清秀。

十清:声音宏亮,先小后大;毛发细软;牙齿细小整齐,洁白如玉;手掌红润,手指修长,掌纹如丝;耳白于面,且色泽光润;眉毛油黑,头发光亮整齐;眼睛清澈有神,口唇红润;人体瘦而不露骨,肤色红润;女人体瘦而乳房坚实饱满;肚脐既深又大。

容貌的“形”与“神”

形有余

形有余,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形相,拥有此形相的人,健康长寿,富贵快乐,它又包括两个方面:即“容”与“貌”。

属于容者:头顶要圆厚,腹背要丰厚隆起,肩膊宽大,胸脯平坦宽阔,腹要浑圆且下垂。举止端庄、严肃,三停匀称。肉要细腻,骨要圆峻,手要长,足要方。

属于貌者:额头四方宽阔,口如角弓,唇红如樱桃,齿白如霜雪,双耳圆如轮,鼻直如悬胆,眼黑似漆,眼白如玉。眉毛修长疏朗,五岳朝拱聚合。

一个人在形体上具有以上特征,便是形有余之相。令人望之巍巍然而来,仰之怡怡然而去。

形不足

形不足是形有余的反面,其特点是猥猥琐琐,神态萎靡,令人望而生厌,可谓不堪入目,形不足之人,多病而折寿,福浅又命薄。

它同样包括“容”与“貌”两个方面。

属于“容”者,头顶尖突,头部单薄,肩膀胳膊又窄又斜,胸部或凸出或凹下,背部削薄,腹部又扁又平,臂部低陷,脑袋大身子小,上身短下身长,指间稀疏,手掌菲薄,肢节短且粗,走路摇晃不定,声音嘶哑。

属于“貌”者,额头深陷,口唇薄如纸,鼻梁低塌,耳轮外翻,双眉一弯一直,双眼一高一低,双眼一大一小,颧骨一上一下,睁开眼睛睡觉,男子声音女性化,牙齿发黄且外露,嘴巴尖突且有口臭,秃顶无发,眼睛深陷,眼眶神态萎靡怯懦。

上面所述,实际上是形体缺陷的汇集,一个人不可能这些缺点全有,不过,只要占其一条,就会认为是形相上的破缺而减少福分。

神有余

形有余是理想的形相,神有余则是理想的精神状态。具体说,指眼睛明亮有神、精神抖擞、举止端正、办事沉着老练、处变不惊,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守其节操。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一人能做到地步,已属难能可贵,其命运当是高贵之辈。

神不足

神不足就是神有余的反面,即精神萎顿,气质猥琐,到了无以复加,不可救药的地步。以这种状态立于人世,肯定惹事生非而招来官司牢狱之灾,即便阴差阳错做了官,最后也得丢掉乌纱帽。

“三停”与“三主”

古代面相术内容浩博,经过历代相术大师们的不断创造,慢慢地形成了一套术语。这些术语初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并非如此。

所谓“三停”就是上停、中停与下停。三停是相士们与人看相的三个最基本的部分,它们都是对人的面相的划分。上停是从人面部额头的发际到两眉之间的一大块位置,这和我们平常说的额部位置大体相当。中停是从两个眉毛下来一直到鼻尖这一大块位置。下停则是指从鼻尖一直到下颏的一大块。这三大块在相术中特别重要。

古代相术认为上停部分记载着人早年的命运,因此,要看一个人早年的命运如何,那么就仔细观察额头。具体的断语如何,我们随着介绍,慢慢详论。中停部位记载着人中年的命运,这样很自然地,中年发与不发,那就都在中停了。按照类例,要想知道晚年的命运如何,看看下停就可知晓。

单看上停、中停、下停,这是分开来看。光分开看还不行,还得合起来看,这样准确性可以增大。从总的方面来说,上、中、下三停应该大致均衡,三部分的大小基本一样。如果三停都合比例,差不多均匀,两边都很对称,那么这种面相便属上乘。其实,这也符合人的审美习惯,试想想看,如若三停比例失调,岂不成了丑陋的怪物。

“三主”也是对面相的划分。不同的是三停是从横的角度来划分,“三主”则是从纵的方向来划分。三停注重的是面,三主则注重点。所谓“三主”,就是额、鼻、地阁,分别称为初主、中主和末主。

古代的相书认为,三主以丰隆为上相。具体说来,额头要高广不陷,鼻子要丰隆,下颏要圆厚。然而人的面相并不是按照相书的要求来长的,大千世界,各种各样面相的人都有。有的人额头高耸,却有一副塌鼻子,有的人额头、鼻子都很高,但下颏却尖尖的,相书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了。这就是三停和三主可以互相弥补,具体说来就是三停均匀、平等可以弥补三主的缺陷,反之也是一样。总的看是要将不好的项目抵好的项目,最后看看总分多少,总分高,相也就好。

另外,因为上、中、下三停与初、中、末三主都与少、中、老年人生三阶段对应,所以具体判断起来更明确。通常说来哪一停较长、光滑,相应的主就较丰隆,表示哪一阶段的命运较好。著名的相书《麻衣相法》说:“上停长,少吉昌,中停长,近君王,下停长,老吉祥。三停平等,富贵荣显,三停不均,孤夭贫贱。”又说:“额尖初主灾,鼻中主逃,欲知晚景事,地阁喜方高。”这两段顺口溜将三停三主的吉凶都包括进去了。

三停三主在面相术中如同一幅地图的经纬线,定好它们之后,就算是把图的轮廓画好了。然而,单有三停三主并不能将人的吉凶祸福指定出来。相士看相,固然先要观察三停的均匀、对称状况及三主的丰隆高峻,但如仅局限于此,那就不免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在大街小巷,常能见到一些平庸的相士,在略知相术的皮毛之后,便斗胆给人相手相面,虽也能说出个丰隆凸陷,有官有财,对其追根究底,就露出了馅。

唐举识别孟尝君

相传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按照命书的推算,这是有克之命。他的父亲笃信命术,所以不太喜欢这个孩子。孟尝君十岁那年,著名的相术大师唐举偶然见到他,一见便觉大为惊奇。唐举与孟尝君的父亲相识,于是便将自己的断言告诉其父。想不到孟尝君的父亲却说:“这孩子的相貌平平,将来恐怕难以继承祖业。”唐举回答说:“您的公子目光中有五彩之色,这种目色必主开基立业,誉满天下,岂止继承祖业而已。而且他的面部开阔有地势,这说明有贤士和他同举大业。”他的父亲说道:“听您这么一说,我有些相信了。但您说他有贤士相助,又有什么依据呢?”唐举说:“大凡看相,不能只看一面,忽视其他,应该综合起来考察,看看有无辅助的部位。有些人虽然长得雄伟,但却额头颓陷,鼻端歪斜,眉毛散乱;口虽然很大,有吞云吐雾之势,但胡须却又少又斜,这样的人都是孤相,得不到人帮助。您的公子,眉助三台,口通四渎,鼻子厚厚的,山根光莹洁净,这些都表示得禀天地的灵气,会有贤士相助。所以一生叱咤风云,远非凡人所能及。”后来孟尝君果然柄权于当世,大富大贵。有一次,唐举又见到孟尝君。孟尝君说:“阁下相我的话是极有灵验,现在我门下人才济济,有食客三千人。请您看看,谁最为贤能?”唐举望了望,便说:“诸客虽然各各怀有才艺,但依我的看法,只有冯鑫义气纯正,有侠士之质。”当时冯鑫在孟尝君的三千门客中排名最低,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所以孟尝君并不以为然。唐举看出这点,便说:“冯鑫胸怀磊落,有勇敢之气,贫不以为羞,得志不以为怪,行人之所难行,为人之所不为。我看他堪为您的良佐。”后来冯鑫果然辅佐孟尝君成就功业,做出了焚债券买仁义的惊人之举。这个故事虽然对唐举的相人本领大加渲染,但我们又焉知不是唐举在了解冯鑫为人之后,向孟尝君荐人的一种方法。

【事典】

姿貌奇伟的桓温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毫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姦友善,刘姦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猥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琊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