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七卷)
10888200000008

第8章 诺贝尔奖的由来

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内,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

音乐声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由奖金基金会的成员陪同,迈步进入大厅。基金会主席用瑞典语介绍得奖者在科学或文学上的成就,得奖者用本国语言致答词,接着就是颁发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荣誉证书的式样各各不同。它的花纹和图案,分别根据各人成果的特征来描绘。金质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镌有他出生和亡故的年月日,用罗马数字铸成。背面刻有得奖者的姓名和得奖年代。这一面,还刻着一句赞词:“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仰赖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人们智慧生活更见充实。”如果是物理奖或化学奖的话,奖章背面增刻爱丽丝女神的浮雕像,圣母握着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正在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授奖后,由瑞典国王亲临致词,向得奖者祝福,从而完成了授奖仪式。

第二天,得奖者就可得到一笔巨额奖金,作为对他杰出成就的奖励。

为什么一定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诞生的地点。为什么一定要在10月12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96年在意大利逝世的时间。诺贝尔奖金,就是根据爱弗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他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总共取得129种物品的发明专利权,而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一讲到炸药,人们就会想起战争中鲜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其实,诺贝尔发明炸药,原先是为人类造福的。

诺贝尔的父亲是瑞典的一个机械师,由于一场大火,烧得全家一贫如洗,只好到处漂泊流浪,先后到过俄国等一些国家。小诺贝尔跟着东奔西走,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锥砸石头。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花费多么艰苦的劳动啊!他想,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诺贝尔的父亲厂里,经常搞些雷管和炸药的试验,这就引起了小诺贝尔的极大兴趣。17岁时,父亲叫他到美国的机械厂去当两年学徒。回到瑞典以后,诺贝尔更加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没有几年,就和他的父亲和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十分强大,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发油”,风行全世界。

液体炸药是非常容易爆炸的。一次,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在运送这种炸药的时候受到震动,整个列车被炸得粉碎。又一次,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里航行的时候,因为风浪颠簸,引起炸药爆炸,全船沉没在万丈深渊。这样一来,弄得全世界都害怕“诺贝尔爆发油”。许多政府不准它进口,许多运输公司都拒绝运送这种可怕的液体。

“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进行实验。1864年9月3日,一场灾难终于爆发了!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碎砖破瓦到处横飞,黝黑的浓烟直冲高空,诺贝尔实验室顿时化为灰烬。人们奔到现场,只看见鲜血喷射满地,五名工作人员当场死去,其中一个就是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的父亲从此半身不遂,成了终身残废。幸好这一天诺贝尔不在现场,没有死。看到身边最亲密的友人为科学献身,诺贝尔心里异常难受。他尽自己所能给几位工作人员的家属支出了的抚恤金。

灾难和死亡并未能压垮诺贝尔,悲痛过后他那颗制造优质炸药的愿望又燃烧起来。

正当诺贝尔困难重重的时候,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找上门来。诺贝尔马上很有礼貌地让他进屋。

“诺贝尔先生,这是政府给你的一封信。”警察递上了一封公函。

“请坐,请坐!”诺贝尔客气地说。

“不了!请你签个回条吧。”

“我就签,我就签!”诺贝尔一面说着,一面在回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为了人民的安全,政府决定,诺贝尔必须立即停止爆炸试验,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等一等,警察先生,这炸药是造福人民的啊!”诺贝尔看完公函以后,立即面堆笑容为自己辩护。可是,这时候警察已经无影无踪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诺贝尔迎着困难继续奋斗。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几百次的失败,整整在船上度过了四个年头,到1867年的秋天,试验终于获得极大成功。他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里面,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摩擦、震动,炸药也不容易爆炸。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穿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为了要发明爆炸力更加强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进行试验。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盯着火星的缓缓蔓延,一动不动地站着。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心脏在“怦!怦!”地跳动,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是时候啦,“轰!”雷鸣般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浓烟从实验室里飞速地向外涌出。听到声音的人慌忙赶来,他们急得不得了,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地上挣扎爬了起来,他顽强地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就是人们尊敬的炸药发明家——诺贝尔。

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威力更加强大的胶质炸药。1887年,诺贝尔又发明了既威力强大,又没有浓烟的炸药——无烟炸药。这种炸药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炸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一生没有结婚。临终时,诺贝尔的唯一遗憾,是他发明的炸药被反动统治者用作杀人和战争的武器。为此,他在遗嘱中告诫说,要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并把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文学、和平五项事业上成就最突出的人。前四项奖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和平奖金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之后,又增加了一项“经济奖”,也在瑞典颁发。这就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