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10887500000005

第5章 十八世纪欧美文学

笛福

出生于伦敦。年轻时曾辗转欧洲各国经商。1692年破产,之后为谋生做过政府秘密情报员、开发工作等。他在59岁时开始写小说,1719年处女作《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发表后大受欢迎。此后,陆续写了《鲁滨逊漂流记》续集和《辛格尔顿船长》等5部小说和多篇传记、游记。他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形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反映了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初期的繁荣和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鲁滨逊漂流记》正是这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作品,写主人公鲁滨逊不安于父母给他安排的小康之家的生活,到海外去经商。一次去非洲进行奴隶贸易时遇到海难,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用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文明人所必须的生活条件,还驯化了一个土人星期五做自己的仆人。鲁滨逊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他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孟德斯鸠

法国思想家。出生在波多尔附近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是法国启蒙主义的先驱之一。晚年致力于研究政治革新问题,著有《论法的精神》等。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1721年托名发表的书信体讽刺小说《波斯人信札》,作者假托两个波斯贵族到法国游历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这部小说实际是通过文学形象以表达政论,不但思想进步,而且风格清新明快,可以说是法国启蒙文学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最早的一部哲理小说,它为新型哲理小说开辟了道路,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伏尔泰

法国哲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公证人家庭,曾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并因创作讽刺诗两度入狱。1726-1729年避居英国,回国后发表了《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热情赞扬了英国革命后的成就,被法国当局列为禁书。作者此后长期隐居在西雷庄园。1750年到柏林,接触到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1760年起,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山庄,但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和哲理小说的创作。他共有50多部剧本,大部分是悲剧,把舞台当作启蒙思想的讲坛,宣扬宗教宽容和政治独立,代表作有《恺撒之死》《穆罕默德》《扎伊尔》《布鲁图斯》《中国孤儿》等。哲理小说是伏尔泰开创的一种小说体裁,他写有《查第格或命运》《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和《天真汉》等26部。《查第格或命运》通过伪托古波斯青年查第格的故事,颂扬了开明的君上制,《天真汉》作为对卢梭“回归自然”主张的回应,纠正了卢梭对文明的粗暴否定。《老实人》直接描述欧洲当时的社会生活,把盲目乐观主义哲学思想作为揭露和嘲笑的对象,并描写了一个完美的理性王国的黄金国的蓝图。最后,老实人得到一个启示:“种我们的园地要紧。”这些小说通过讽刺性的人物和荒诞离奇而有寓意的情节,揭露和讽刺现实,表现某种深刻的哲理,是伏尔泰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卢梭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出生在日内瓦,信仰新教。父亲是一个钟表匠,培养了他对阅读和小说的兴趣。15岁开始做学徒,因不堪忍受粗暴的待遇,很快外出流浪。后改信天主教,为德·瓦朗夫人收留,系统地学习了各方面的知识,接受了伏尔泰哲学思想的影响。1749年写了《论科学和艺术》参加第戎学院的征文比赛,获得成功,文章指出人类道德的败坏是由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引起的。1755年《伊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辩证方法说明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把原始社会看作人类的黄金时代。这两篇文章以惊世骇俗的叛逆思想奠定了卢梭在欧洲思想史上的地位。1756-1762年他隐居在巴黎近郊,创作了大量文学和哲学著作,对封建等级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抗议。后流亡多年,晚年生活凄清。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和哲理小说《爱弥儿》,引发希腊联军讨伐特丽和她年轻的家庭教师圣·普乐的恋爱悲剧,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后者讨论人的教育问题,提出教育要“顺乎天性”。卢梭张扬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故被看作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先驱。晚年怀着悲愤的心情写出了自传性作品《忏悔录》和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前以赫克为“文学史上的奇书”,他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控诉了封建专制社会对人的迫害和腐蚀,也是维护人权宣言的一部宣言书。

狄德罗

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和作家。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作坊主家庭,幼年受教会教育,后到巴黎上中学。曾因发表无神论著作而入狱,出狱后主持编纂了《百科全书》。他在哲学、美学、戏剧理论和小说方面都有所建树。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绘画论》等著作中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理论,主张把美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在艺术表现上提出“要真实”“要自然”的要求。狄德罗的文学成就主要是他的三部小说:《修女》、对话体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和《拉摩的侄儿》。后者通过作者和拉摩的侄儿的对话,塑造出一个才华出众而寡廉鲜耻的人,他的自白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一些心理特征,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在戏剧方面,狄德罗主张打破悲喜剧的界限,建立一种运用日常语言、表现市民家庭生活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他的主张为欧洲近代戏剧开辟了道路。

萨德

法国作家。原名多纳西安,出身贵族家庭,父亲和叔父的放荡生活,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之养成了目空一切的狂妄性格,并且热衷在作品中表现鞭笞、鸡奸和被动接受等,因其作品有大胆的性描写和性虐待等而不容于当时统治者,他曾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主要作品有《贞节的厄运》(一译《美德的磨难》),《阿斯汀娜》《爱之诡计》《爱之罪》《隆维尔的女主人》等。《贞洁的厄运》描写一对姐妹,妹妹想恪守操节,却先后落入淫乱的修士等人之手,遭受了种种磨难。姐姐淫乱放荡,却享受荣华富贵。由于小说对妹妹遭受的蹂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一度因为渲染性暴力而被禁。

歌德

德国文学家。他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的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年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开创了德国的“古典文学”。歌德的创作囊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诸多方面,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葛茨·冯·伯里欣根》《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托夸多·塔索》等,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牧歌式叙事诗《赫尔曼和窦绿苔》,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迈斯特》(包括《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自传《诗与真》(四卷)和抒情诗集《东西合集》等。《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它描写青年维特和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青年人反对封建,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心声,使歌德享有世界性的声誉。

浮士德

歌德的诗体哲理悲剧,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齐名,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这部诗剧的创作从1770年开始构思到1831年完成历经60年之久。取材于中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共两部,第一部共25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为5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天上序幕》是全剧的开端,写魔鬼靡菲斯特和上帝打赌,浮士德与魔鬼定下了契约:愿以灵魂为赌注使魔鬼满足他的一切要求。第一部主要写浮士德和甘泪卿的爱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悲剧性纠葛。第二部写浮土德的政治活动,对政治生活失望后,接着写他和象征古典美的海伦的结合,并生有一子欧福良,欧福良向高处飞时,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也在痛苦中隐去。对古典美的追求也以幻灭告终。这时,浮士德又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在魔鬼的帮助下开始填海造田的工程。已是百岁老人的他把死灵们为他挖掘坟墓的声音,当成了群众在劳动,不由满意地说出了“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按朋契约,他倒地死去。但天使把他的灵魂引向了天堂。全剧的基本主题是人生理想以及怎样实现理想的问题。浮士德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形象,是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一生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文化发展的历程。

席勒

德国诗人、剧作家。出生在一个军医家庭,少年时代受宗教教育,1773年被符腾堡公爵送入军事学校,毕业后当过军医、剧院作家等。1794年和歌德交往,共同创造了德国的古典文学。他从1776年起就在杂志上发表抒情诗等,1782年上演的以反抗暴君为主旨的《强盗》是他的成名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在戏剧方面的重要成果。此后,写有悲剧《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诗体政治悲剧《唐·卡洛斯》,诗歌《欢乐颂》等。古典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剧《华伦斯坦》三部曲、《玛丽亚·斯图亚特》、《奥里昂的姑娘》《墨西拿的新娘》《威廉·退尔》等,以及大量诗歌。此外,他还著有《三十年战争史》《美育书简》《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等历史学和美学著述。席勒和歌德一起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高峰,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阴谋与爱情

席勒青年时期的戏剧代表作,1782年公演。剧本的主人公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斐迪南是某公国宰相的儿子,他爱上了音乐师的女儿露伊丝。宰相瓦尔特为了迫使他与公爵的情妇结婚,在秘书愚蠢的老人等阴谋,使斐迪南误以为露伊丝不忠。斐迪南中计,给露伊丝服用了毒药,露伊丝临死前揭穿了真相。最后,他的喜剧风格比罪犯也被囚入狱中。该剧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表现了封建贵族和市民阶级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以及市民阶级的觉醒和打破阶级界限的愿望。同时把爱情悲剧和宫廷的政治阴谋联系在一起,更加强了剧本对封建统治的揭露力量,达到了德国市民悲剧前所未有的高度。剧本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斐迪南虽看到了平民的高尚和纯洁,并且珍视他和露伊丝之间的真诚爰情,但也不能体会到露伊丝的苦衷和她与父亲间相依为命的感情,所以很容易就被人煽动起了妒忌心,并铸成大错。

奥斯丁

英国女小说家。出生在一个叫史蒂文顿的小乡镇,父亲是当地的牧师。她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在家由父母指导阅读了很多古典文学和流行小说。她终身未嫁,长期居住农村,生活圈子很狭窄。她共创作了6部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爱玛》是其代表作,其他作品还有《教导》《曼斯菲尔德山庄》《理智与情感》等。她的作品基本都以乡镇中产阶级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为主题,描写日常生活的风波和人物之间的喜剧性冲突,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表达她的婚姻观:为了财产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但完全不考虑财产也是愚蠢的。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充斥着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奥斯丁的创作虽然反映的生活面不广,但扭转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庸俗风气,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济慈

英国诗人。生于伦敦,父母早逝。曾做过医生,同时又深爱诗歌,在创作中受诗人亨特和华兹华斯的影响。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受到人们的好评。后来形成了“天然接受力”的思想。1818年写成叙事诗《伊萨贝拉》,他的思想从强调感官享受转而强调思想深度。1819年济慈写出了传世之怍:颂诗《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与你永在》等,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和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同年又写作了抒情诗《莱米亚》等作品。济慈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甚强。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丁尼生、布朗宁,以及唯美派诗人王尔德和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受其影响。

启蒙运动

指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进行的第二次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启蒙”(Enlightenment)一词指当时进步的思想家提倡的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被基督教会和贵族专制迷信所愚昧的封建社会。启蒙运动最先开始于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是当时涌现出的卓有成就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很多思想家直接以文学为宣传的武器,如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卢梭的《新爱洛伊丝》等。这些文学作品冲破古典主义的束缚,为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重视文学的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面向广大平民,启蒙思想家还创造了很多新形式,如哲理小说、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等。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被视作德国“狂飙突进”的前奏,为俄国的民主革命起了思想准备的作用。

百科全书派

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尔应出版商的邀请,主持编纂《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但是狄德罗把编纂工作变成了一场反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的斗争,以致在编纂过程中,曾两度被勒令“中止”,达朗贝尔在1759年退出了编纂工作,由狄德罗独立支撑大局。《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编纂,1772年才完成。当时编写条目的是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贯穿着一种反对传统思想、反对权威、反对信仰,提倡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启蒙思想。所以,法国的启蒙学者也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哥特小说

18世纪流行于英国的一种小说。它描写恐怖、暴力,以及对中世纪的向往。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哥特式的建筑,尤其是阴暗、荒凉的古堡之中。最早的一部哥特小说是1764年出版的贺拉斯·华尔浦尔的《奥特朗堡》,它对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了19世纪初期英国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因此在英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他流行的哥特小说有安娜·拉德克利夫的《尤道拂的神秘事迹》和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的《僧人》等。前者经常被作为典型的哥特小说,小说情节恐怖、阴森,富于神秘气氛。《僧人》也非常流行,它的作者获得了“僧人”刘易斯的绰号。它的特点在于恐怖和心理分析相结合。因此,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尤其是霍桑和爱伦·坡发生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即兴喜剧

又称“假面喜剧”。16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广泛流行的一种独特的喜剧形式。它没有成文的文学剧本,只有“提纲”,演员根据提纲提示即兴发挥。剧中的主要角色及姓名、性格都是固定的,有各自定型的假面、服装;演员在舞台上依靠夸张的动作和模拟姿态来取得戏剧效果。每个演员固定扮演一种类型的角色。它的剧情简单,通常都是叙述青年男女曲折的爱情经历,它的演员都是职业艺人,他们组成戏班在各地巡回演出。在初登舞台时,因具有生动的艺术形式和一定的社会讽刺作用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后来,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趣味庸俗的闹剧。18世纪下半叶启蒙主义剧作家哥尔多尼对它进行了改革,废除幕表和假面,并写固定的文学剧本,从而创立了“性格喜剧”。

狂飙突进

18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次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这个名称来自作家克林格的同名剧本。主要参加者是市民阶层的青年作家,以赫尔德为旗手,向封建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它的主要精神特征是: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倡导“返归自然”和德国民族风格;反对一切束缚人的僵化保守的教条,强调感情,有着浓郁的感伤色彩。狂飚突进作家的创作揭露性都比较强,尤其反映市民阶层和封建贵族的冲突。在戏剧和小说方面都有较大成就,歌德的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冯·伯里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华格纳的剧本《杀婴女人》等都是狂飚运动的代表作。80年代中叶后,狂飚运动逐渐消退,它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形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