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常见病料理食谱
10887200000019

第19章 泄泻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导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相当于急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泄泻可分为寒湿困脾型、肠道湿热型、食滞胃肠型、肝气郁滞型、脾气亏虚型和肾阳亏虚型6 种。因此必须辨证施治。下面推荐一些常用的补益食疗药膳方,供大家参考选用。

姜附葱白粥

“原料”干姜5 克,附子10 克,葱白2根,粳米100 克,红糖15 克,清水适量。

“功效”本品具有温阳健脾、散寒化湿之功效,适于因寒湿困脾所致泄泻患者食用。

“做法”先将干姜、附子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 分钟后,去渣留汁,然后将葱白洗净切成段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药汁中煮至粥成,再加入红糖略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1 剂,分2 次食完,连食3 日。

荔枝粳米粥

“原料”干荔枝5 枚,粳米30 克,清水适量。

“功效”本品具有温肾健脾、止泻之功效,适于因脾虚所致泄泻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荔枝去壳留核,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每日2 次,分早、晚空腹食用。

莲藕粳米粥

“原料”鲜莲藕250 克,粳米100 克,清水适量。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健脾开胃、止渴止泻之功效,适于脾胃虚弱所致泄泻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莲藕洗净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每日分早、晚各空腹食用1 次,连食3~5 日。

陈皮砂仁粳米粥

“原料”陈皮6 克,砂仁6 克,粳米100克,红糖15 克,清水适量。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养肝燥湿、祛瘀止痛之功效,适于因肝气郁滞所致泄泻并伴有腹胀肠鸣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陈皮、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 分钟后,去渣留汁,然后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熬煮至粥成,加入红糖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空腹,连食2 日。

山药红糖粥

“原料”山药60 克,红糖15 克,清水适量。

“功效”本品具有清虚热、健脾养肝、固肠胃、止泻痢之功效,适于因脾气亏虚所致泄泻并伴有神疲乏力的患者食用。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晒干后研成山药面(或用干山药),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然后用文火煎煮,并不断搅动熬熟成粥,最后加入红糖搅匀至红糖溶化即可。

“用法”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空腹食用,连食3 日。

醋煮煎豆腐

“原料”豆腐300 克,米醋60 毫升,植物油适量,盐少许。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消食散瘀之功效,适于因肠胃不和、湿毒留滞所致腹泻反复且不愈者食用。

“做法”将豆腐切成片放入锅内用植物油煎香后,加入盐、米醋煎煮片刻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1 剂,连食3 日。

“提示”阴血虚、肝阳偏亢表虚多汗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