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谦忍大智慧(人生大智慧)
10868200000008

第8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忍性修身

一、贫不移富不淫——贫富之忍

《劝忍百箴》中有这么一段话:“无财为贫,原宪非病;鬼笑后龙,贫穷有命。造物之心,以贫试士;贫而能安,斯为君子。民无恒产,因无恒心,不以其道得之,速奇祸于千金。”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讲何为一般人认识中的“贫”,什么是君子眼中的“贫”。有人认为贫穷原本是命中注定,造物主的原意,是要用贫穷来检验有志气的人;面对贫穷而能安贫乐道,这就是君子。百姓没有固定产业,是由于没有坚强的意志;如果不是用正当方法获取的钱财,那么罕见的祸患会突然降落到那些暴富者的头上。

李贽在《焚书》中说:“贫莫贫于无见识。”也就是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精神上的虚无才是真正的贫穷。《后汉书》中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只有道德不高,知识匮乏,才是真正的贫穷。衣服、食物比不上人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贫,贫莫贫于不闻道,这是历代仁人共识。

《庄子让王》篇记载:“春秋时的原宪住在鲁国,一丈见方的房子,盖着茅草;用桑枝做门框,用蓬草做成门;用破瓮做窗户,用破布隔成两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他却危坐在那里弹琴。子贡骑着大马,穿着白大衣,里面是紫红的里子,小巷子容不下高大的马车,他便走着去见原宪。原宪戴着一顶破帽子,穿着破鞋,倚着藜杖在门口对答,子贡说:“呵!先生生了什么病?”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叫作贫,有学识而没有用武之地叫作病,现在我是贫,不是病。”子贡因而进退两难,脸上露出羞愧的形色。

子贡自以为了不起,听了智者对于贫穷的看法,他自己的脸上也露出了羞愧的形色。因为他自己实际上有病——心病,不能从高层次看待贫困的问题,也忍耐不了贫困的生活,更不理解那些善于忍受贫困,且心怀大志的人。

不同的人对于贫穷的看法不一样,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穷有些人是不得不居于贫困,苦熬贫困,因此觉得贫困是可怕的,这是着眼于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有一些人是甘居贫困,是借贫困的环境来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所以不仅注意自己的物质享受,还看重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贫穷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人们共同的心理还是要改变贫穷的状况,但是急于求成或是用歪门邪道去摆脱贫困,不是真正的忍贫,而不过是贪恋富贵罢了。更不要一门心思地只是想发财,那样的话,就会被世人耻笑。

宋朝的胡宿说:“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我们自当修养自身等待时机,不要被造物所讥笑。”《庄子》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黄河边有户人家很穷,他的儿子潜入河中获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对儿子说:“珠子本是在龙下颔下面的,正碰上它在睡觉,你得到了珠子,如果它当时醒了,你就会死无完尸,成为粉末。”因此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想要的东西,但倘若不是正道得到的,就不会长久。”

古语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一贫穷,自觉底气不足,见了有钱有势的人,就感觉低人一等。由于地位的不平等,往往造成政治地位和其他地位也不平等,这亦是现实。但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因为贫贱就能更改的。但也有人相反,《论语》里记载子贡有一次问到因为贫贱而谄媚,对此该怎么看待,孔子答道:“倒不如贫贱而快乐。贫贱而不谄媚的自我守身,不如安于贫贱,以守道为乐,如此来忘掉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