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谦忍大智慧(人生大智慧)
10868200000023

第23章 真金不怕火来炼——忍恶扬善二(8)

世界上的事物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任何一种新生力量全有一个从弱及强的过程。当你处于弱势时,要忍住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要太暴露自己,借着良好的外界形势,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达到强大自己的目的。相对而言,强者也不因恃强凌弱,不能由于自己力量强大,就贪心不足,仗势欺人,对他人欺压、敲榨,到处显示自己的强大,这是不能忍强的表现。作为强者,不能因其强就居于主位,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凡事要求别人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应当注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强势,尽力掩饰自己表面的强壮,而达到真正的强大。战国时期,赵国将军李牧一直在代郡雁门屯兵把守,以抵抗北方匈奴的侵袭骚扰。李牧按照当地的情况,以利国利民的原则设立官吏,把下边收上来的租税一律交到他的府署,作为军费使用。每天都要杀牛犒劳士兵,他一边训练士兵骑马射箭,一边布置好烽火报警,经常派人去侦察敌兵的情况。他始终强调让部队小心防备,说:“假如匈奴兵来侵袭我们,大家不要乱来,马上回来保护营寨,谁要是敢出击抓捕、俘虏匈奴人的,就斩首示众。”这样,每当匈奴兵入侵的时候,雁门守兵都不作什么抵挡,只是迅速赶回来保卫自己的营寨。几年下来,尽管匈奴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可是守关将士都认为李牧过于懦弱。就是赵国上下,也一致认为李牧胆小如鼠,不堪大用。赵王召回李牧,换将上马,一年之中,匈奴每次侵扰,守将都率兵冲出反击,但是次次失败,匈奴掠走了许多牲畜、粮食,边境一带不能够再种田放牧,人民流离失所,赵国损失十分大。赵王不得不再重新任用李牧。

李牧推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就强制要他重新出任雁门关的守将。李牧见赵王说:“您假如真心想用我为边将,那就允许我用我过去的政策和老办法,我才能不辱使命。”赵王只好答应他。李牧这才去上任。到雁门之后,他依旧优抚将士,仍然像以前一样约束他们。士兵每天都接受赏赐,却不同匈奴交兵,个个觉得有愧,都表示愿意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这才决定乘将士士气正旺找机会同匈奴交战。经过精心备战,李牧让边民漫山遍野地放牧牲畜,匈奴兵一见有物可抢,有机可乘,都跃马持枪奔来。李牧则指挥部队假装而走,故意留下大量牲畜同千余人,让匈奴捕获。匈奴首领得知大获全胜的消息,便想乘胜追击,彻底打败李牧,大批人马压境而来,李牧则设立了许多奇阵,包抄了匈奴兵,一口气斩杀了十几万人,匈奴单于狼狈地逃掉了。此后十几年间,匈奴再也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境,边民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李牧正是运用了兵法中讲的如果我方部队精良势力强大,那么就可以假装兵力薄弱,诱敌轻率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李牧匿强而战,也正是忍住自己的强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世界上的事情,有弱就有强,恃强而欺弱,像匈奴屡犯赵国,自以为得势,但最后自食其果。所以古人认为:以富欺贫,以贵凌贱,以强胜弱,以恶侮善,以壮轻老,以勇辱懦,以邪压正,以众攻寡,这是人的常情,也是常人逞勇表忠的机会。可是认识到事物有盛衰兴替,就不敢再欺侮他人以取怨;认识到彼此力量对比必定发生变化,就不敢再对抗欺侮而横生是非。商汤服事葛,周文王服事昆夷,是忍侮于小。太王服事匈奴,勾践服事吴,是忍侮于大。忍侮于强大者无忧,忍侮于弱小者不败。面对侵夺应当无动于衷,面对冷眼应当不动声色。

世上的常情是,有钱有势的人欺负无钱无势的人;力量强壮好行凶暴的人,欺负力量微弱的人;因此古灵陈先生做仙居县令时,教导他的人民说:“不要凭借凶暴欺负善良者,不要凭借钱多欺负贫穷的人,要明白盛和衰都是一时的事情,人和人之间总有力量不对等的时候。”

孟子说:“只有仁者,才能以大侍小,所以有商汤王侍奉葛,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智者才能以小侍大,所以古公躥父才侍奉匈奴,勾践才侍奉吴王。以大侍小的人,是乐天的人;以小侍大的人,是敬天的人。乐天的,保有天下;敬天的,保有封国。”

朱熹说:“只有仁人的心,才能慈善,不从自己一方出发计较大小强弱。因而,旁边的小国尽管不恭敬,而仁人爱护之心却不能中断。只有智者能明礼仪,审时势。所以,尽管他们受到大国欺凌,但侍奉的礼仪还是不忍废除。那些能够忍耐来自于大的方面欺侮的人,如太王、勾践是识时势,观变化,最后能保全自己的国家,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那些能够忍受来自弱小者欺侮的人,如汤和文王,心怀宽大仁慈,不和小国计较强弱,因而,能安抚四方,以仁义行于中国,最后得以统天下,保护国家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楚王想侵略随国,随国派使者来议和。这时,楚国故意让老弱病残的部队出迎。随国派少帅董成作为代表前来谈判。董成得宠于随国国君,十分骄傲,楚王就用计派羸弱的士兵来迎接他。董成从楚国回来,就请求派兵攻打楚军。这时季梁进言说:“楚国是大国,他们故意在少帅面前显示他的怯弱不堪,是为了让我们上钩,去袭击他,如果随被打败了,楚国就能在汉东称霸了。”于是随军就没有动。当时要是没有季梁的话,几乎就中了楚国的计,那么随国的结果可想而知。故意显示出来的弱并不是真弱,故意显示出来的强大也不是真正的强大,因而不能因弱而畏强,更不能凭强欺弱。

古人为了战胜对方,尽管自己弱小,但表面上却显示强大的迹象来制胜不乏存在。

东汉时,居住在陕西一带的羌人,由于不堪忍受朝廷繁重的徭役负担,不断发动起义,反对汉朝的统治,并好几次击败朝廷的官军。为了稳定那里的局势,汉安帝元初二年,朝廷任命朝歌长虞诩做武都太守,前去镇压羌族人民的起义。武都一带的羌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聚集了数千人,分散在由朝歌往武都的必经之路陈仓与崤谷之间,阻拦虞诩赴任。当时,虞诩只带了少数的护送士卒,见敌众我寡,不能强行通过,只好在陈仓附近暂时停了下来。停下后,虞诩采取调虎离山计,一面派人四下散布谣言说:“太守已向朝廷上书,要求增加援兵,待援兵一到,就向武都进发。”一面派兵在营房四周修筑工事,做出等待援兵的样子。羌人见状,相信虞诩是兵少胆怯,暂且不敢过陈仓。于是,就分散兵力到附近州县去筹集粮草,招兵买马,准备对付汉朝的大部队。虞诩见羌人真的中计,就乘其不备,连夜进发。一夜间,急行军走了100多里,过了陈仓。当羌人得知上当,再聚集兵力追击,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跟在后面追赶。

过了陈仓后,虞诩又叫士兵在做饭时,多挖一口灶,每隔一天就增加一倍,并加快行军的速度。这样一来,紧追的羌人发现汉军驻过的地方灶坑逐渐增加,以为是朝廷的援兵到了,因而,羌人始终不敢接近虞诩的队伍。

到了武都后,虞诩发现郡中的士兵还不满3000人,而城外却有数万羌人正从东、北两面向武都围攻过来,形势很紧急。虞诩又生一计,传令让士兵把强弓都藏起来,先用小弓向羌人放箭。羌人见汉军的箭矢力量弱,更不在乎了,就全力向城里发动进攻。待羌人攻到离城十分近时,虞诩命士兵突然换上强弓,每5支箭瞄准一个人。硬弓强矢,箭无虚发,羌人被这冷不防的一着,吓得大吃一惊,急忙下令停止攻打。为了迷惑羌人,第二天一早,虞诩选派一支精壮的士兵队伍,不停更换衣甲,反复地从城东门出去,从北门进来,造成大批兵马在源源不断地运动的假象。城外的羌人看见汉军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搞不清城内究竟有多少军队,始终不敢轻率发动进攻。几天后,羌人下令撤兵,撤退途中,他们遭到虞诩事先设下的伏兵打击,伤亡惨重。自己处于弱势,不惊慌,不恐惧,忍弱斗强,虞诩运用自己的智慧,最后打败了对手。

无可否认,有些貌似强大,但却不堪一击,有些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有不少例子。

辽天祚帝天庆年间,辽主耶律延禧骄纵放肆,政治废弛,朝廷和地方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辽朝每年都要派大匹使者到女真人生活的辽东海湾购买一种名叫“海东青”的名鹰。使者沿途搜刮百姓,诛杀不断,地方官民受害巨大,经常暴发事端。天庆三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袭继其兄都勃极烈的职位后,便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在沿边要塞,加强防务,做好抗辽准备。辽主也命令统军萧挞不野调兵遣将,驻扎宁江州。宁江州一战,辽被打得大败。天祚帝怒火满腔,于同年11月又命都统萧继里率领步骑兵10万会集鸭子河攻打女真。

面对强大的敌人,在女真军内部主战、主退有较大分岐。大将斜也说:“我军刚刚建立,训练不足,与众多的敌人作战,这是第一次。从军力对比上来说,辽军精兵10万,我军不到4000人,悬殊太大。”宗干说:“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可以在鸭子河南岸选择有利地势,待辽军半渡之时,展开猛烈攻击,击退辽军。”胡沙保说:“不是我长敌人士气,灭我军威风,辽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猖狂进攻,用我们数千疲惫之兵迎击,无疑是以卵击石、羊投狼群。应该立即撤退,不然就会全军覆没!”阿骨打听罢胡沙保的话大怒道:

“乱我军心,拉下去打40大板!”接着又用责问的口气说:“大家还记得我们在流水誓师大会上说的话吗?‘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共同完成灭辽兴金大业,有功必赏,违誓必罚!

’”他进一步分析说:“辽军虽然众,但只是腐败、衰老的军队,缺乏战斗力;我军尽管少,却是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军队。辽军好比是一板豆腐,我军如一把钢刀,以钢刀划豆腐,要怎么划就怎么划。我军誓死灭辽,有进无退。有敢言倒退者,斩!”于是阿骨打果断地率精兵数千人,来迎战辽军。

首先稳住自己内部,把怯敌思想压制下去,鼓舞士气迎战强敌。阿骨打有勇有谋,是他不害怕强敌,敢斗强敌的表现。

阿骨打决定戴月出征,夜袭辽军。可是战士们睡得正香,他真不忍心将他们唤醒。突然一阵寒风掠过,给他送来一条妙计。他急急忙忙叫醒士兵,故弄玄虚地对他们说:“我刚才解衣入睡,头放到枕上,刚要睡着,就发现有人把我的头从枕上扶起来,不让我休息。如此两三次,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女真人十分迷信,有不少士兵说:“哎呀!君主大吉,这是神明在提示你马上进军,必获大胜!”阿骨打笑着说:“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当即命令士兵们立刻穿衣起床,继续前进。将士们信心百倍,踏着皎洁的月光,步履矫健,于拂晓时分,赶到了鸭子河边。黎明的曙光给他们带来了破敌的希望和豪情。突然,阿骨打发现前面隐约地传来打击声,走近一看,原来是辽兵在破坏桥梁。阿骨打马上选派勇壮士兵百人驱走了辽兵,让大军畅通无阻地过河。刚刚渡过2/3,还有1000多士兵正在桥上走着,突然从出河边杀来一支辽兵,大约万余人。阿骨打沉着镇静,指挥若定,一边命令后方士兵迅速过桥,一边派斜也率精锐骑兵500人,直接冲向辽兵中军。宗干冲击辽兵左民办,阿骨打率兵猛攻敌右民办。战斗中,敌将耶律谢十坠下马来。阿骨打一箭射死救护的人,又一箭射中耶律谢十。这时一个敌人的骑兵驱马来救,阿骨打又射一箭,穿透敌胸。